新蔡縣李橋回族鎮位于新蔡縣城西北十八公里處洪河岸邊,東有孫(召)李(橋)公路與106國道相接,南有磚(店)李(橋)公路與駐新公路相連,西與平輿縣毗鄰,全鎮總面積40.88平方公里,期中耕地面積3.3萬畝,轄10個村轄10個村委會,60個自然村,116個村民組,總人口27075人,其中回民5700人,是駐馬店市兩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
近年來,李橋鎮立足資源優勢,堅定地走農產區工業化的強鎮富民之路,大力發展牛羊養殖業和以畜產品綜合開發為主的鄉鎮企業,推進了畜牧產業化進程,實現了農區產業化、工業現代化、集鎮城市化、鎮村一體化。
李橋回族鎮位于新蔡縣西北邊境的洪河岸邊,距縣城16公里,東距106國道8公里,西南距駐新公路6公里,溝通安徽省的黃化二級公路橫跨106國道,并從李橋鎮區金光大道穿過,向西直達駐馬店市,李橋回族鎮因此位于安徽、河南兩省溝通的要道上。全鎮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3277畝。轄10個行政村,總人口2.76萬人,其中回族5600人。李橋回族鎮歷史悠久,自元至治三年(1323年)以來,回族同胞遷徙定居此地,1942年至1945年,河南省第八區專員公署由汝南遷置于此鎮。鎮域有葛陵古城遺址和清真寺名勝古跡。
據《后漢書、銚期傳》記載,銚期子銚丹封為葛陵侯,數代襲侯位均邑于此。李橋回族鎮多葛侯陵,后人改稱此地為葛陵。清真寺初建于明初,為紀念常氏族人常遇春投軍朱元璋反元建明的功業所建。寺內有“御贊碑”上部雕有龍鳳圖案,中部鏤有“皇帝萬歲”四個大字,碑文為“太祖高皇帝御制回輝教百字圣教”,落款為“大明洪武八年五月二十日”。
李橋回族鎮在1993年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當時是新蔡縣惟一的“億元”鎮,此后經濟水平逐年增長,至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4.81億元,全鎮人均年純收入2100元,全鎮財政收入390萬元,全鎮工業產值2.8億元。鄉鎮企業自1990年至今連續12年獲全縣第一名,李橋回族鎮因此被譽為“洪河畔上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