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黨回族鄉位于民權縣南,處于民、睢、寧三境交界處,鄉政府駐地距縣城9公里。全鄉總面積25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伯黨回族鄉北與花園鄉相接,西依民太公路,南邊和睢縣董店鄉毗鄰,東與寧陵縣邏崗鎮相連。土質以沙土和青沙地為主。
這里屬旱區,風調雨順年景雖少,但井水、河水充足,基本上旱澇保收。最適宜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紅薯、大豆、藥材、苗木、蔬菜等農作物。千百年來,勞動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辛勤耕耘,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璀璨多彩的精神文明,積累了深厚的文化遺產。伯黨回族鄉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天,陽光明媚,鮮花盛開;夏季萬物蔥蘢、生機蓬蓬;秋季碩果累累,遍地飄香;冬季,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好一派美景如畫的自然風光。
農業是基礎。伯黨回族鄉黨委和政府把農村工作放在首位,努力抓緊抓好。在實施“八字”憲法以糧食為綱,糧棉并舉的基礎上破除了舊的傳統種植觀念,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積極推廣先進科學技術種優良品種,及時搞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糧、棉、油,果、菜等單位面積產量和市場效益。
林業起步于建鄉之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各行政村(即大隊)建起了小型林場,七十年代全鄉實施了農桐間作。進入九十年代大部分桐樹成材更新,隨后又栽上了新的樹苗,現已根深葉茂,即將成材。有30%的農戶培育了苗圃基地,嶄新的樹苗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相當一部分農民已取得了一大批收益。擺在全鄉人民面前的將是一座座綠色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