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回族鄉位于湟中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20千米。人口2.2萬,以回族為主,占全鄉總人口的53.2%。面積72平方千米,轄孫家窯、上白崖、甘家、黃鼠灣二村、孫家窯陽坡、上錯隆、立欠、前溝、小磨石溝、上后溝、占林、大磨石溝、上后溝、中溝、渠曲、大才、下白崖、小溝、扎子、大才馬場20個村委會。1949年沿舊制設朔屏鄉、大才鄉,1958年并入“七一”公社,1963年分設大才公社,1984年改設大才回族鄉。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鄉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群眾的生活在不斷提高。2001年全鄉社會總產值達5029.39萬元,固定資產投入101萬元,糧油總產達747萬公斤,其中油料134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052元。基礎設施建設在不斷加快,19個村已裝固定電話800多門,移動通訊在今年“十一”前開通;通大公路改造已立項,爭取2002年開工修建;分別投資30萬元、76萬元的前溝、大才兩所中學改造已完成;鄉衛生院、農技推廣站、獸醫站全部改造并投入使用;農村產業結構得到了調整,蠶豆、油料、花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在明顯增加,畜牧養殖發展迅速,畜牧養殖收入人均208元,占全鄉人均純收入20%。已形成了以上白崖村、上后溝村、占林村等為主的“西繁東育”和“自繁自育”項目村,帶動前溝、小溝兒等村形成了育肥、販運、屠宰一條龍的規模發展。客貨運輸也在不斷壯大,現有貨運車輛270輛、客運40輛,運輸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11%,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成為我鄉經濟發展的兩大支柱。
一是抓好三個基地示范建設,在大磨、中溝村建好千畝油菜生產基地;在大磨、扎子、馬場、立欠等村建立中藥材千畝生產基地;以大才村康郁花卉基地為主導,擴大花卉苗木基地500畝,種植郁金香、優質苗木、沙棗、松樹等。二是在鞏固好現有的牛羊育肥、販運的基礎上,抓好占林、上后、上白、前溝、小溝爾等村的牛羊育肥、販運、屠宰的一體化規模經營。三是在鞏固好現有貨運車270輛、客運40輛的基礎上以前溝、上白村的貨運為基礎,新發展小溝爾、下白、措隆、曲渠6個村貨物運輸,使全鄉運輸收入人均達208元,占人均收入的20%以上。四是加快大磨、扎子村以硅石資源開發,前溝、占林、上后、上百、小溝爾以牛羊育肥、販運、屠宰,甘家、孫家堯、陰坡等村發揮五匠的優勢,擴大孫家堯建筑隊、甘家仿古建筑隊,增加服務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