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是廣西惟一的回族鄉,由于種種原因,經濟相對落后。為了改變該鄉的落后面貌,鄉黨委根據草坪回族鄉是桂林到陽朔漓江游的必經之地,有延綿十多公里的漓江水路沿線,還有望夫山、冠巖等著名的景區景點這一特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借助外力,開發旅游資源。近年來繼成功地開發了冠巖景區之后,還先后引進資金開發了神龍谷森林度假村、杜仔嶺曉育環保山莊、潛經古東垌千畝農業觀光和總投資預計達兩個億的草坪小城鎮改造項目。
這些項目,使草坪旅游經濟的開發與桂林大旅游圈有機結合起來,成為桂林市東線旅游的新亮點。與此同時,鄉黨委還依托旅游業大力發展村級經濟和第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如引導草坪村委及時推出了黃包車、無污染環保車等小型服務項目,有效地解決了回族同胞就業和增收問題。如今,該鄉以旅游、商貿、服務等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經濟的發展,使回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近年來,該鄉先后投資120萬元,基本解決了回民村水、電、路、廣播電視、通信等問題。完成人畜飲水管網改造,解決了2500人的飲水問題。進行村道硬化,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籌建資金68萬元,完成程序電話線路安裝,結束了回民村不通電話的歷史。
全鄉企業已發展到100多家,股份、個體等所有制企業呈現齊頭并進的喜人局面。
該鄉黨委還依托旅游發展生態農業,依托大圩至草坪綿延16公里的旅游線路,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帶。實施了“優果工程”,先后在大草公路沿線草坪畔里開發南方優質梨,在潛經村一帶發展紅桃、無核黃皮、大果枇杷,在大田村發展高山月柿,在冠巖景區和神龍谷森林度假村沿線種植美國香草梅,使大草公路沿線初步形成了春觀葉、秋采果的優質水果觀光帶。
目前,草坪回族鄉初步構建起了以冠巖景區為龍頭的草坪回族鄉觀光旅游圈,每年接待游客超過40萬人次。
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190元,是1996年雁山區區劃成立時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