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調整農牧業產業結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以建設質量優、規模大、效益高的特色農牧業產業基地為重點,著力打造以小麥、油菜、蠶豆、馬鈴薯、雞腿蔥、黃瓜等為主的農產品種植基地50個,使全縣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達到5.3萬畝,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今年,大通縣緊緊圍繞“將大通建設成為西寧市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做強大通,服務西寧”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強勢推進農產品產業基地建設,建成了以高原437小麥、通麥1號、通麥2號、互助紅小麥、冬小麥等為主的18個小麥產業基地,以青雜5號、青優2號、青雜油19號為主的12個油菜產業基地,以蠶豆、馬鈴薯、生姜、大蔥、黃瓜、辣椒、茄子、雞腿蔥等為主的20個示范基地,產業基地的發展壯大,不僅會增加農民收入,還為大通農業走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示范化之路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