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解密》6月13日消息:利比亞正在發生內戰,但是早在2007年11月從美國國務院泄露的電訊文傳中已露出了端倪,表明了美國對穆阿邁爾·卡扎菲政權的厭惡,決心采取行動。
所以,今天看到美國領導的北約對利比亞以“保護平民安全”的名義,向卡扎菲的住宅投擲深層鉆地炸彈,顯然是謀殺他。無情的狂轟濫炸炸死了他的一個兒子和幾個孫子,他幸運逃脫危險。前后聯系起來,足以證明二者的關系。(維基解密文件編號:ID 07TRIPOI967)美國國務院向外發出的文傳說,卡扎菲政府有“利比亞資源國有化的明顯跡象”。 這是一個外交暗語,給人以許多類似事件的聯想,例如1951年美國同英國政府間通訊中,曾經對當時伊朗政權使用過同樣的詞語。那時,伊朗總理穆罕默德·摩薩德公開說,他的政府將對國內石油資源實行國有化管理,從外國公司手中奪回對伊朗石油的控制權。 嗣后不久,伊朗發生了政變,美國中央情報局1953年幫助禮薩國王復辟,登上了他的王位,取代了摩薩德政府,對美國唯命是從。 從此,伊朗全國的石油控制在美國和英國聯營的石油公司之下,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
“資源國有化”之罪
美國國務院文傳中的“利比亞資源國有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名,因為觸犯了西方的根本利益,表達了美國對卡扎菲政權的憤怒,不可饒恕。 卡扎菲曾經在向美國屈服之后,2004年獲得布什總統特許,解除各種經濟制裁的禁令,作為回報,利比亞政府向西方國家開放石油市場,但又表現后悔,決心從外國石油公司手中收回權利,對資源進行直接控制。
又據2006年的維基解密收獲的文傳,卡扎菲發表一篇充滿憤怒的演講,這篇演講被美國理解為他對西方的戰爭宣言,不可容忍他的許多過激言辭,如他說:“我們的石油資源被外國公司控制,他們從中獲取億萬利潤。 今天,我們利比亞必須取回權利,從中得到我們的紅利。”
發現利比亞是非洲石油大國
根據2007年的勘探,發現利比亞是非洲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藏量高達410億桶,居世界第九位。美國政府和美國石油資源調查公司估計,即便不開發新油田,以現在的水平足以開采63年,而且可以肯定地說,在廣袤的利比亞沙漠中,有無限資源的潛力,等待勘探和發現。 利比亞出產的高質量原油,對于西方石油公司是夢幻般的財富和獎勵。
根據美國國務院另一份文傳,卡扎菲在2006年親自在蘇爾特召見了美國康納菲立普能源公司總裁基姆·穆爾瓦。他們發生了口角,卡扎菲向他發出威脅說,利比亞將把美國公司統統趕出去,并且他將下令石油減產。文傳說,美國政府以及美國的石油公司都對卡扎菲的言論感到惱火,攪亂了他們長期規劃的如意算盤。
如今對北約轟炸利比亞,美國《華盛頓郵報》2011年6月11日泄露了一些早期的信息,說利比亞“修正了勞工法,對經濟實行利比亞化改革,駐利比亞的石油公司必須雇傭利比亞經理,改善利比亞人民的經濟狀況,雇傭利比亞籍的人事部經理。”
卡扎菲2009年提議國有化改革
根據2009年1月30日泄露的美國國務院電訊文傳(編號:維基解密ID 09TRIPOLI71),對2009年1月卡扎菲的演講發表評論說:“穆阿邁爾·卡扎菲提議利比亞和其他石油生產國,因面對國際市場油價急劇下跌的局勢,應當實行國有化管理。”中東地區不乏獨裁政權,例如沙特阿拉伯王室和埃及政府,他們都能獲得美國的諒解和接納,唯獨利比亞不在其數,其原由不是什么人權或民主,而是美國的利益。 卡扎菲決心對美國利益實行限制,美國的石油公司表示惱怒,擔心他們的順利經營受到干擾。利比亞在2011年2月發生了社會動亂,這恰好給西方國家一個難得的良機,是北約勢力最好不過的插手借口,有希望成立一個聽話的新政權。
任何國家都存在民眾的怨言,即使在支持卡扎菲的團伙中,也不難發現有怨氣的人,成為拉攏的對象。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是一坵之貉,都是為了分贓利比亞的利益而來,什么民主和人權,對于這些國家所代表的巨頭石油公司,絲毫沒有興趣。 在2007年11月泄露的一份美國國務院文傳中說:“任何一個未來對利比亞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實行國有化控制的政治和經濟勢力,對于利比亞的資源開發都是巨大的阻力。”
卡扎菲的反對派是華盛頓的座上賓
今年五月中旬,是北約對利比亞實行空中打擊開始后的第六個星期,利比亞反對派的幾位領導人出現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他們被邀請到美國“談話”。 美國與利比亞聯合商會為他們專門舉行了一場座談會,聽眾是美國各大石油公司代表。 這些反對派領導人,在美期間受到非政府的院外游說組織“海港集團”的熱情接待,這個集團中有美國退休的高級官員和商界領袖,如前總統克林頓的競選顧問和里根總統時期的幕僚。
維吉尼亞州匡提科能源儲存研究公司的創始人南桑·沙勒利在招待會上說:“現在局勢開始明朗了,誰將在利比亞獲勝未定,可以肯定不是卡扎菲這個名字。”他接著說:“有許多事可以計劃了,對各方配額做妥善安排,當然要有西方公司的地位。”他預言說不出五年,“利比亞的生產能力將遠遠超過現在,各方面的投資也將源源不斷而來。”
利比亞是一個有對抗西方殖民主義悠久歷史的民族,但今天的殖民主義是以“保護平民安全”的理由進入,同樣是軍事打擊的使命。非洲和中東的人民,久經沙場,身經百戰,對西方的欺騙宣傳早已看穿,沒有人會輕易相信。西方的“人道主義動機”只不過是披在狼身上的一張羊皮,除了利比亞,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