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非常重視教育和出國留學的民族。
長期以來,回族人自己總是有一種非常低調的自我評價,認為回回民族不重視教育。事實上,這是不符合歷史和實際的評價。歷史到今天,回族人對于創辦教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摸索和努力。從清末民國初年對于新式教育的嘗試到新中國成立前,回族人民間力量所創辦的教育幾乎已經自成體系,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完整的教育模式已經初具規模。對于出國留學,回族中的有識之士不僅僅是極力贊賞和推薦,而更多的是身體力行為回族學子出國留學尋找機會和途徑。而這些是我在從事馬來西亞留學業務的十余年里體會最為深刻的。
DHB留學機構開始推廣馬來西亞留學業務的最初幾年里,我們曾經到過很多回族聚居地區進行組織一些宣傳活動,而這些宣傳活動都得到了當地回族學者教授及教門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們認為馬來西亞是當今世界上經濟和教育最為發達的伊斯蘭教國家,馬來西亞留學為中國的回族出國留學開啟了一扇很好的大門,不僅僅可以體驗先進的教育體制,學習各種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領會伊斯蘭的信仰真諦和精神價值。可以說這些學者教授及教門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和鼓勵是我們的留學業務在最初的幾年里得以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支柱,也使得DHB留學機構在華的招生市場很快在西北和中原地區迅速站穩腳跟,并且得到很好的發展,尤其是陜西、河南、寧夏、甘肅、新疆、內蒙、河北、山東、青海等地每年都有大批的回族學生選擇DHB留學機構赴馬來西亞留學。
出國留學改變了回族人的視野。
出國留學對于開闊一個民族的視野和國際交流的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舉例來說,
我是1998年開始在DHB留學機構開始從事馬來西亞留學咨詢工作的,那個時候,中國大陸的學生和家長對于馬來西亞的認識普遍都很陌生,很多人幾乎分不清楚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區別。相反,當時中國的回族學生和家長對于馬來西亞的認識和了解還是非常多的,他們對于馬來西亞這個國家不僅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認同和肯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早在1988年前后就開始對中國招生,中國的回族學生從1988年前后就開始了留學馬來西亞的歷史。這些最早去馬來西亞留學的回族學生開闊了中國回族人的眼界和視野,使得他們比其他民族更早地了解和認識到馬來西亞。
就在DHB留學機構開始準備推廣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的1998年,在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就讀的中國回族學生人數應該在50人左右,這個數字在當時是很高的。所以最早到馬來西亞留學的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幾乎都是中國的回族學生,他們比其他民族留學馬來西亞的時間最起碼早10年左右。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DHB留學機構早期的中國市場定位幾乎都是中西部的回族地區。我們認為回族人更加了解馬來西亞,也就更容易接受馬來西亞。
回族學生留學馬來西亞的新趨勢和新選擇
從那個年代直到今天,DHB留學機構每年送到馬來西亞留學的回族學生人數基本上占總人數的20-30%。最初的幾年里(1998-2001)基本上都是進入國際伊斯蘭大學,后來學生們選擇的范圍就比較多,分別進入了馬來西亞本地不同的本地公立或私立的大學。
在DHB留學機構從事咨詢顧問工作的多年里,我一直主張回族學生應該去馬來西亞留學,但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和發展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并一定局限于國際伊斯蘭大學。可以肯定地說國際伊斯蘭大學在早期馬來西亞其它大學沒有對華招生的年代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使命,但是隨著馬來西亞很多公立和私立大學陸續對華開始招生后,回族學生可以選擇的大學和專業范圍已經越來越廣。
根據DHB留學機構的統計,從1998年至今,包括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馬來西亞北方大學、馬來西亞國民大學、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彭亨大學、吉隆坡建設大學及林國榮大學等都活躍著中國回族學生的身影,這些回族學生中的絕大多數都是DHB留學機構選送的。他們所學的專業范圍也非常廣泛,包括工商管理、市場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英語、旅游酒店管理、教育學、會計、設計、計算機、工程、阿拉伯語等等在未來就業和發展中非常實用的專業。
回族留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概況
早期留學馬來西亞的回族學子絕大多數已經畢業了,他們基本上都進入了商界發展,也有少數人后來在馬來西亞繼續深造博士后留在馬來西亞的高校從事教學工作。這些進入商界發展的主要得力于他們在馬來西亞積累的良好的人脈資源和社會關系,同時絕大多數人在求學期間就開始從事一些商品交易活動,從而比較早的掌握了中馬之間的商品貿易信息和渠道。另外,在馬來西亞留學期間建立的與世界各地穆斯林留學生之間的良好的關系也為他們日后的國際商貿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中后期陸續進入馬來西亞各個公立和私立大學就讀的回族學生的畢業發展方向則呈現了多元化趨勢。他們有進入行政機構從事公務員工作的,有在國營或者外資企業單位工作的,也有自主創業的,發展中馬之間商品貿易業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