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面是蘭州的一張名片,但至今還處于“走遍全國卻沒有走紅全國”的尷尬境界。(攝影 秦政隆)
牛肉面是蘭州的一張名片,但至今還處于“走遍全國卻沒有走紅全國”的尷尬境界。究竟該如何做大、做強蘭州牛肉拉面?如何解決目前蘭州牛肉面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瓶頸?在昨日召開的蘭洽會活動之一的“借勢取道連鎖中國”蘭州市城關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為蘭州牛肉面的連鎖之困出謀劃策。
冉立春:
成立牛肉面研究院
(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
“連鎖的成功,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成功,而不是經營內容的成功。”冉立春表示,目前離正宗蘭州牛肉拉面走向全國,還有很大的距離。蘭州牛肉拉面首先要解決的是生存危機。牛肉面最本質的核心——它是一個服務行業,那么就要解決服務標準的問題,在服務細節上下工夫,解決就餐環境不夠標準等問題。另外,蘭州牛肉拉面的發展壯大,必須要有高級的推廣營銷人才以及與資本對接,沒有資本什么都是空談。他建議蘭州成立全球第一個牛肉面研究院,做大牛肉面的品牌附加值。
王幸軍:
打造牛肉面核心基地
(蘭州裕盛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是地道的蘭州人,從小就是吃著牛肉面長大的。”王幸軍認為:“目前蘭州只是賣了一碗面,而沒有打造屬于牛肉面的文化,只有有了文化內涵,這個產業才會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建議政府部門能夠打造一個牛肉面核心基地,包括研發中心、培訓中心等等,成為促進蘭州牛肉面產業發展的孵化基地。”
梁順儉:
品牌授權寧缺毋濫
(甘肅金味德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
“蘭州牛肉拉面不缺市場,但是很難規范化、長期化的經營下去。”梁順儉表示:“蘭州牛肉拉面的擴張很容易,但是管理人員缺乏,尤其是品牌打造方面的高素質技術人才缺失。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加大培訓、引進高素質人才的力度。
茍仲武:
面好也應思革新
(蘭州珍滿福餐飲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的公司在北京已經有70家連鎖店,面的品種有180種。肯定會有人問,怎么會這么多呢?其實算一算很簡單,六種面,大寬、韭葉、二柱子、細的、二細和蕎麥棱,乘以干吃、湯吃、兩和三種吃法,再乘以十種湯料。”蘭州珍滿福餐館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茍仲武認為,蘭州牛肉拉面的精髓在于口味,要做強牛肉面產業,必須在抓住精髓的基礎上,對面的形態、口味進行革新。
楊進龍:
打好品牌 搞連鎖經營
(蘭州市商務局副局長)
“蘭州牛肉拉面走遍全國,但沒有走紅全國!”楊進龍說:“以前的蘭州牛肉拉面,可謂是‘一塊面板兩口鍋,兩條長凳一張桌。店內端面店外喋(吃),環境衛生臟亂差’。但隨著政府部門的重視,相關系列政策的出臺,蘭州牛肉拉面產業的發展壯大將大有希望。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打好牛肉面品牌,搞連鎖經營,讓牛肉面提檔升級。”(記者 劉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