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多斯弟對老規矩特別的情有獨鐘、深愛有加。一遇到有人欲該改之,就拼命的加以護之,不論其對錯和優劣。那么,我們應如何對待老規矩呢?
安拉說:“當有人對他們說:‘你們當跟隨真主降示的經典時,他們說:不然,我們跟隨祖先的遺教。假若,他們的祖先無知無識,不循正道(他們也跟隨他們的遺教嗎?)(2.171)
這段古蘭充分說明:對于祖先的遺教(老規矩、老習慣),正確的,我們可以將其保留下來并發揚光大。因為,將正確的發揚的越光大,對我們、對后人、對祖先越有利。穆圣說:“誰在一個地方興起一樣好事,后人做了,他都可以享受一份工價,而做者的工價絲毫不減”。所以,好事,守的越長、做者越多,其回賜就越大。反之,錯誤的規矩和習慣,我們不僅不守它,而且還要改掉它,因為穆圣還說:“誰在一個地方興起一樣壞事,后人做了,他都要承擔一份罪責,而做者的罪責絲毫不減”。所以,壞事,抱的越久、做者越眾,其罪責就越大。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興起此壞事的我們的老祖先。所以,出于對先人和后人的考慮,當然,也為了我們,對壞習俗只能改而不能守。
我們圣人是如何執行這段古蘭經?又是如何做的呢?
我們圣人和爾薩圣人相隔569年,此期稱為‘使者中斷期’。待我們圣人被差而來,阿拉伯國家已是偶像林立、異教蔓延、迷霧重重,僅‘卡爾伯’內就有大小佛像360座。什么信仰都有,什么違規之事都在。拜星星、拜太陽、拜月亮、拜佛像、拜火;什么缺耳陀、逍遙駝、孿生駝、免疫駝等等,等等。我們這里有個大郎寨,一百多年沒有阿訇,全村出教,別說相隔569年了。面對頑固的族人、守舊的勢力、迷信的宗教、錯誤的習俗,穆圣奉主命,改而不守,他不僅改掉了他們的信仰、而且還改掉了他們所有的錯誤習俗。假如穆圣當時還跟隨祖先的遺教和習俗,不去改革,又一千多年了,恐怕現在的人比以前的人更迷霧,恐怕也沒有現在的、日新月異的、遍布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了。更不用說中國的伊斯蘭教?
中國的穆斯林,多是通過結婚,漢民進教過來的,隨著他們的入教,不同程度的帶進了一些漢俗,久之,漢俗演變成了回俗,還有我們自成的習俗,這些如:亡人時:拉纖、穿白鞋白褲、戴重孝、沿街磕頭、宰倒頭羊、宰下墳坑羊、暖濕坡、水盆開經等,在其它方面還有。這些當中不凡有不適,甚至有背教規之處。知感主,我們這里已基本上沒有這些。但其它地方還有,甚至當成善功,在積極辦理。
穆圣說:“效仿哪個民族,便是哪個民族。”此言好可怕呀?
社會在飛速發展、科學在日新月異。到這個時代了,為什么還有為數不少的人視非法為合法、視異端為善功、糊涂虔誠、無知而為、抱殘守缺呢?古蘭說的多明,圣人做的多好,我們為什么有鑒不借、有效不仿、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呢?這種責任誰來承擔?
所以,對待老規矩我們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正確的發揚光大,錯誤的努力改之。正確與否,望閱者眾位,不吝賜教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