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舉意去揚州,在自己的印象中揚州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城市,一個令古今文人揮灑潑墨的地方,最為國人熟知的便是詩仙李白的那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自己也算得上一旅游愛好者,只是作為穆斯林,旅游的意義有所不同。天地萬物都是安拉的造化,對于能思維和參悟的人處處都充滿著安拉的跡象。“你說:你們應當在大地上旅行,因而觀察安拉怎樣創造眾生,又怎樣再造他們。安拉對于萬事確是全能的。”(古蘭29:20)揚州城有中國東南沿海最古老的四大清真名寺之一——仙鶴寺,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由穆圣第十六世裔孫阿拉伯人普哈丁來揚州傳教時募款建造。特意選在“煙花三月”的季節,帶著美好的祈禱和向往,我們一行四人驅車開始了夢想已久的揚州之旅。
因為當日是主麻,我們趕在主麻前到達南京,在南京凈覺寺禮了主麻,并拜訪了國內著名穆斯林學者金維德老師。然后便前往鎮江,與昔日好友——遠嫁于此的阿西亞作短暫見面,彼此驚喜興奮溢于言表,依依惜別后便向目的地——揚州出發。
揚州與鎮江隔江相望,駛出鎮江,穿行在山間公路上,江南的氣息越來越濃,兩旁的山大都嬌小雋秀,初春的嫩綠朦朧隱現,遠離了城市,空氣也變得清新宜人,這一切都讓人不急于駕駛,有想停下駐望一番的欲望。在對江南美景的迷戀中不知不覺便到了輪渡的地方,買過票,把車開上船,依欄遠望,頓時便被帶入詩人所描繪的詩境里。望著長江水滾滾東去,心生無限感慨,有多少歷史在此沉積,真是浪花淘盡英雄啊!
汽笛的一聲長鳴把我拉回了現實,揚州城到了。
駛入揚州城,映入眼簾的是寬闊干凈的街道,新建的一個個環境優美的小區,忽然一個熟悉的招牌進入我們的視線,讓我們眼前一亮:“清真正宗蘭州牛肉拉面館”,配有阿文。我們把車開到跟前停下,看得出這是一家剛開業不久的新店,店面不大,但有干凈。老板來自青海,是一家四口夫婦倆人加上兩個兒子一起來的。男的看上去典型的西北漢子,一臉的憨厚,女的也是典型的西北婦女的裝盼,墨綠色的蓋頭,兩個兒子都是十幾歲的樣子,正是年輕力盛的年齡,在那里用力地拉扯著面團。男主人看到我們,知道是來自外地的穆斯林,格外熱情,互道“賽倆目”,趕緊讓我們入座,倒上茶水,他并未象對待其他客人那樣急于讓我們點菜,而是順手拿過一張圓橙坐在我們旁邊,與我們寒暄起來,大家隨意聊了一些彼此家鄉的教門情況。他對我們的熱情,與我們說話時滿臉的高興,我能感覺到完全是一種真實的情感流露,沒有一絲虛偽與做假。這令我心里很感動,因為“天下穆斯林是一家”、“穆民皆兄弟”的思想于我是很重的,此時此景不正是這一思想的生動體現嗎?有不少加入伊斯蘭的教外人最初都是被這種真正拋開一切世俗、等級、身份的,不分國籍、膚色、種族,完全平等的兄弟情誼所打動。這是伊斯蘭的偉大之處,讓所有歸信安拉的人成為兄弟,不用問你我來自何方,這種兄弟關系有時還超越了血緣。看得出男主人聊得很興奮,但他還是略帶歉意和靦腆地站起來問道:你們餓了吧,吃啥?我們說:來四碗拉面,三大一小。另外,又點了兩個熱菜和兩個涼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