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第三方支付企業在9月1日迎來大限之日。8月31日下午,央行在網站上公布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名單,全國共有13家企業獲得牌照。其中,山東一卡通獲得了“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許可”,這是我省首家也是惟一一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
2010年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當年第2號令,宣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自當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要求,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應在1年內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逾期未取得的,不得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業內人士分析,牌照準入許可勢必加速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洗牌與重組,進而對整個產業格局產生影響。
按照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非金融機構支付界定為四大類,分別是網絡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
記者了解到,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業務一直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爭奪的焦點,這也是第二批牌照遲遲沒有公布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國共有兩批共40家企業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獲批開展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有15家。
記者從央行網站看到,此次山東范圍內已經進入人民銀行公示程序的申請單位共有5家公司,但目前只有山東一卡通獲批。山東一卡通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是國內第一批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業,今年4月份就開始申請,5月份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網站正式公示。當時提交的資料之多,可謂‘等案齊高’。”
今年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各類商業預付卡由此劃分為兩個陣營:一方在努力申請由央行批準的多用途預付卡牌照,另一方則繼續發售單用途預付卡。單用途預付卡目前尚無細則規范。
所謂“單用途預付卡”是指由商業企業發售,并且僅在該商業企業消費的預付卡。此前,諸多百貨集團發布的多用途預付卡存在多種功能,也可以在其他合作企業使用。
有業內人士指出,預付卡“牌照制”,主要是針對預付卡背后腐敗問題,因預付卡常以“變相送禮”形式出現,因此上述《通知》特別強調了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