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濟南深入開展“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瘦肉精”、違規食品添加劑、“塑化劑”四大專項整治行動,努力讓市民吃得放心。全市已連續多年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專項整治“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以食品生產小作坊、餐飲攤點、火鍋店等為主要對象,以建立健全食用油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臺賬登記和建立餐廚廢棄物去向登記為重點,落實部門責任,加強溝通協調,整治工作成效顯著。對相關企業徹底摸排,取締非法加工點,對涉嫌違法犯罪的,公安部門提前介入、嚴懲不貸。啟動餐廚垃圾集中處置平臺建設,實現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從根本上解決了“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
專項整治“瘦肉精”。以養殖環節為監控核心,以生豬養殖場(戶)自配料、食槽飼料等為監控重點,針對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肉牛養殖場、肉制品生產企業和超市等流通環節、餐飲單位等重點環節開展“瘦肉精”等違禁藥物拉網式監測。對200余家餐飲服務單位的肉制品進行了快檢和抽檢,對35家屠宰企業肉品進行了抽樣檢測。截至目前,我市未發現“瘦肉精”等違禁藥物添加現象。
專項整治違規食品添加劑。先后開展集中整治3次,7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聯動,百人執法隊伍形成強大陣勢。監測流通環節食品2210批次,送法定檢測機構檢測178個批次,發現各類不合格食品139個批次,撤柜下架各類不合格食品總計3100公斤。監督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1413家次,立案44件。
專項整治“塑化劑”。針對境外地區發現食品中非法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事件,我市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非法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食品和食品添加劑排查工作的緊急通知》。根據“含有塑化劑污染起云劑的產品”及有關方面公布的問題企業,第一時間停止進口,嚴控相關問題食品流入市場;加強了對進口產品的風險監測和相關食品、相關添加劑等五類生產企業的全面排查;對濟南地區出口產品進行了鄰苯二甲酸酯項目檢測,產品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截至目前,濟南地區進出口食品中未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