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廣播電視總臺新聞中心(廣播)記者王靜報道:
作為全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和“宗教和諧穩定”建設等工作,不斷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力做好加強團結、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推動發展的各項工作,開創了全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
任惠蘭和馬秀珍是銀川市燕寶社區遠近聞名的好姐妹。幾年前馬秀珍一家因為拆遷,從金鳳區雙渠口五隊一個純回民居住的村子搬到了燕寶社區。由于宗教習俗和生活習慣不同,馬秀珍平時很少出門,也少與社區居民打交道。在社區組織的民族政策報告會上,兩位老人相識后,便很投緣,現在兩位老人時常一起晨練,一起送孫子上學,還一起參加社區組織的文藝活動,成了燕寶社區令人羨慕的回漢姐妹花。任惠蘭和馬秀珍說:“在我們這個地方,民族糾紛幾乎是沒有的。社區里面回民跟漢民打架,鄰居之間你是回民我是漢民,因為一點小糾紛。沒有,都是相互諒解 互相都能諒解,互相都能理解,互相都能關心。回漢團結也好 覺悟都提高了。”
通過社區組織的民族教育活動相互結識,回漢居民和睦相處的例子在銀川市眾多社區中還有不少。記者了解到,我區自去年8月份以來,已在全區多個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基層機關、軍營、宗教活動場所開展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活動組織學習黨的各項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規,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和少數民族宗教禮儀宣傳教育,使民族團結建設工作深入人心,增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相互理解與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馬力:“通過以點帶面把我們這個創建工作更加普及,使我們的民族團結在各個環節當中都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去。”
據了解,今年9月是自治區黨委、政府確定的第12個全區“民族團結月”,自治區著力把建設民族團結和諧區,全面提升形象競爭力作為民族工作的主要抓手,把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新跨越的重要保證。全區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創建一百個模范團結的集體和兩百個以上民族團結文化先進個人,通過先進和典型,帶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走向深遠。
在“民族團結月”活動期間,全區各地還將組織一批反映民族團結的文藝節目巡回演出,舉辦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展,組織開展和諧和諧寺觀教堂建設等活動。通過創建國家和自治區級民族團結示范工作,把“民族團結月”活動提升到新層次、新水平,合力推動全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建設和諧富裕的新寧夏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