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批轉了《寧夏回族自治區2011年至2015年商標發展規劃》,對寧夏5年商標發展作了科學規劃,力爭商標事業全面協調發展,達到西北地區領先水平。
按照這一規劃,寧夏力爭到2015年,商標申請量年增長率達10%以上,總量達2萬件以上;注冊商標年增長率達13%以上,總量達1.2萬件以上;馳名商標年增長率達13%以上,總數達25件以上;著名商標年增長率達10%以上,總數達400件以上;地理標志達25件以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局要求各級工商機關重點圍繞發展新型工業,打造工業商標集群;要著力抓好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集群商標注冊和馳(著)名商標培育創建工作,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標優勢,加快推動“寧夏制造”向“寧夏創造”轉變;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為重點,大力培育發展煤制油、煤基烯烴、煤炭清潔利用等新興煤化工產業及煤化工下游產業的商標群體,提高寧東能源化工產品商標品牌的競爭能力。
在“十二五”期間,自治區工商機關重點引導大企業、大集團及規模以上重點工業企業將商標戰略與產業政策和產業結構升級相結合,優先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信息產業、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商標注冊、使用和保護。對技術領先、潛力較大、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自主商標,工商機關將重點扶持和培育,使之形成集群商標發展優勢,全面提升工業經濟整體競爭實力。
同時,圍繞發展“一優三高”農業,自治區工商機關將打造寧夏特色農業產業商標集群。按照“立足一種地方資源、圍繞一個產業鏈條、抓好一件注冊商標、帶動一批特色商標”的工作思路,工商機關依托13個優勢特色產業和五大戰略性主導產業,重點培育枸杞、清真羊(牛)肉、釀酒葡萄等區域性主導產品地理標志,大力發展優質水稻、淡水魚、特色棗類和南部山區特色農產品等一批地方特色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大力扶持寧夏枸杞深加工產業集群、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集群、羊絨工業產業集群,打造馳名商標集群,提高寧夏特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在集群式發展商標戰略中,自治區工商機關還將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商標集群,大力推動新興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加強商標注冊和管理,提高現代服務業商標的發展水平。各級工商機關將重點抓好服務商標培育工作,鼓勵支持會展、商貿、賓館餐飲、勞務運輸等領域的企業積極注冊服務商標,積極引導物流中心、大型批發市場、商業連鎖企業申請注冊服務商標,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商標集群,著力推動服務業商標爭創馳(著)名商標,推進服務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不斷提高服務業發展層次和水平。
隨著寧夏黃河金岸各項政策的實施,寧夏圍繞黃河的經濟優勢開始顯現。工商機關將突出發揮商標對黃河金岸建設的引領、帶動作用,開創統籌城鄉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