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慧娟見習記者張慕之)“作為一名回族女性,我深切地感覺到讀書的重要性,我希望憑借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回族女娃娃讀上書、讀好書。”今年46歲的寇鳳玲,是西夏區興涇鎮最大的化妝品店老板,多年來,生意越做越好的她不忘回報社會,幫助多名農村貧困學生和回族婦女,走上了求學和創業之路。
15年前,寇鳳玲隨丈夫從甘肅平涼來到西夏區興涇鎮。小學都沒畢業的她端過盤子、擺過地攤,農忙時節還給人家收麥子賺錢。“如果我讀過書,就不至于做苦力掙錢了。”寇鳳玲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讀書太少,但是她并不甘于現狀,在打工、做小生意的同時,總是在閑暇時看看書,希望自己不被時代淘汰。1997年,雜志里一篇一位女性開化妝品店的報道啟發了她,因為當時的興涇鎮沒有一家化妝品店,許多婦女為了買上一瓶“抹臉油”,最近也要去4公里外的同心街市場。于是,寇鳳玲萌生了開一家化妝品店的念頭。
“我把想法告訴家里人,結果全家反對,覺得一個女人在外拋頭露面不好,別人會說閑話。”可當時的寇鳳玲已是“吃了秤砣鐵了心”。1998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她用籌集來的1.8萬元錢開了興涇鎮第一家化妝品專賣店。幾年下來,生意越做越紅火,廠家也對她的努力給予了充分肯定,每年都為她的店返利近萬元。然而,多年來,這筆不小數目的返利,寇鳳玲從沒有花到自己和家人身上,而是用這些錢買了學習用品,捐助給了興涇鎮和良田鄉的小學。除此之外,她還累計捐資助學5萬余元幫助農村的貧困學生。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回族女性走出家門,擁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創業10余年,從寇鳳玲店里走出去另開化妝品店的回族女性有近10位,對于昔日的每一個姐妹、如今的競爭對手,寇鳳玲總是悉心傳授經驗,幫助聯絡貨源,甚至還對一些人給予資金支持。她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最高興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看到自己幫助過的人,生活過得越來越好,這才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