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消息,以“關注增長質量,掌控經濟格局”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11年新領軍者年會(即第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于9月14-9月16日在大連舉行,新浪財經進行全程直播報道。以下為中國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發言實錄。
主持人田薇:王先生,剛才幾位嘉賓談到了關于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五年規劃不僅是國民經濟的規劃,也是社會發展的規劃,請您從這個角度,談一談。記得以前曾經跟您有過溝通,您曾經提到一個詞叫中國社會大轉型,這個能不能在五年之內實現?這是一個問題。請問您怎么看待五年規劃,尤其從社會角度。
王波明:我想補充一下,剛才張教授說五年規劃沒用,你等于是在剝奪了我們發改委的職能。我想提醒你一句,發改委現在叫發展改革委員會,當時樹清也在體改委當過秘書長,我那時候是我們那個機構中國證券市場研究室是體改委體下的機構。張維迎你也是80年代就在體改委工作過,都是搞改革的。所有體改委并進了發改委,所以發改委還有另外一個職能,確實非常重要,也就是改革。他們三個人都在講“十二五”關于經濟方面的規劃,我想談一下關于社會。
我注意到一個事情,中國到現在經濟體制改革90年代末期走了30年了,速度非??欤?0%的GDP,到了今天為止,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帶來這30年高速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初步形成的市場經濟的格局。這個高速發展確實沒喘氣,一路走下來,就給我們的社會積累下來大量的問題,矛盾也非常地多,特別是社會各個階層也出現了,訴求也多元化了,社會矛盾也越來越尖銳了,這可能也跟中產階級旋井有關了。現在除了經濟體制改革,未來更多的工作,甚至要比經濟體制改革更難的工作是要轉移到社會轉型方面的工作上,所謂社會轉型就是牽涉到政府管理職能的轉變,來轉化成更加寬容,更加多元,更加各階層能在同一個法律框架內,化解矛盾,共享發展成果。政府和市場要把邊界,誰負責什么搞清楚,同時社會、政府能夠形成非常好的,良性的互動。
為了完成轉型,我感覺有三條主線,第一條主線,現在政府的職能從發展型政府或者叫建設型政府,轉化成服務型的政府和提供公共產品的政府?,F在政府管的事情太多,我指的服務型政府,其中絕對不包括審批型的政府,我今天來的時候,大連當地的創業青年也參加達沃斯的會,跟我講他現在做學校的培訓工作,他說最難的一點也得審批,審批之后,一定就得付租金,得拿批文。我說搞點學校培訓也得有批文,他說搞批文是他很痛苦的事情。政府的職能轉變,服務型政府一定要使政府的職能真正是提供產品,要服務。不要再去又當裁判,又踢球這種政府職能。
第二個主線,原來不太敢說這個詞,昨天聽溫總理,他好象說了,其實是政體方面的轉型。也就是說在今天的社會情況下,要建立一套與發展相適應的,其實是一種監督體系,讓人民能夠進去有參與權,有監督權,有知情權,昨天溫總理都講到了。包括媒體,因為現在社會越來越復雜了,媒體從以前的喉舌作用,包括中央電視臺,有更多的監督的權利,讓社會更加透明。
第三個,昨天總理也說到了,是法治??偫碚f那話很重,叫以黨代政。多少年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確實挺大的問題是最后到底是法大還是別的大。如果有一個雙重標準在法治外,這樣法的執行,就是依法治國就很難執行下去。向法治化社會的轉型另外一個精髓怎么樣限制公權,保護私權。因為社會法律體系不是去保護強者的,一定是去保護弱者。怎么樣弱勢群體,其實社會跟政府之間,社會本身自己是一個弱者,弱者怎么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
這三條主線,政府職能轉變、社會適當的與之相適應的監督體制的建立,包括人大、政協真正能夠起到制衡的作用,監督的作用,媒體的作用,最后一個法治化的社會,怎么真正做到以法治國,這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事情。
主持人田薇:能夠看出來,王先生對總理和商業領袖的見面中間,訪談實錄是認真學習過,今天重復好幾點。
王波明:對,我也同意維迎教授的。原來體改委是中立機構,自己并沒有權利的,他是站在國家比較中立角度看發展?,F在沒了體改委,所有改革方案都是政府各個部門自己在做,我們稱之這種方案是屁股方案。
回到腐敗和通脹的話題,我剛才講社會轉型,為什么腐???是因為有權利,權利后來跟錢形成了權錢交易的過程。它的根在于權利,剛才講一個故事,一個學生因為搞培訓計劃,要去拿批文,他得付錢給批他的那個人。這一定要伴隨政府職能的轉換,讓權利不再存在,讓他審批,服務型政府一定不能包括審批型政府,一定要把盡量不該審批的權利,一定要徹底拿掉,這是解決腐敗的根源,同時也跟我第二點有關系,一定要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體系,因為一個權利不受制約,必然產生腐敗。政府職能的轉換和權利的制衡,再加上監督,這三者結合在一匹,應該是一個相對程度上大幅度解決腐敗。我倒不覺得腐敗和通貨膨脹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