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9月20日電 (記者張進林 顧玲)撣去了泥土的大蔥,整齊地碼放在院子里低矮的地臺上;塑料筐里,一棵棵大白菜已被拾掇干凈,新鮮飽滿;桶里的胡蘿卜,洗去了泥污后露出燦爛的橘紅色……
初秋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姚馬村九社,上午的陽光暖暖地照在這個農家小院里。從清晨六點開始,42歲的王玉英就開始忙碌了,摘菜、揀菜、洗菜……她要讓自己的蔬菜有個好“賣相”,以便賣個好價錢貼補家用。
北房里,王玉英的丈夫胡廣德正躺在床上看報,不仔細看,誰也料想不到這個戴著眼鏡、面色白皙的男人已高位截癱整整九年。
九年,對于普通人來說稍縱即逝的歲月,在王玉英的一生中卻顯得漫長而沉重。面對三個上學的孩子、70多歲的老人和尋死覓活的丈夫,她在苦難和貧窮中堅強地維系著這個家,在不離不棄中守望著內心深處的一種幸福。
噩運
1990年,21歲的王玉英從互助縣雙樹鄉大通苑村嫁到了東溝鄉胡廣德家。婚后,一家人靠務農為生,雖沒有多余的閑錢,但胡廣德的溫和、王玉英的賢惠,再加上三個先后呱呱墜地的兒女,他們的日子過得甜蜜而幸福。
沉浸于幸福之中的王玉英沒有料到,自己的人生會在2002年遇到一個巨大的轉折點。2002年8月25日,王玉英永難忘記。這一天,去西寧打臨工的丈夫在幫一個私人老板拆房子時,不慎從6米多高的房頂摔下來,當場昏迷。狠心的老板將丈夫送到醫院的走道里后,以回去籌錢為借口逃之夭夭。昏迷的胡廣德在醫院走廊里躺了一下午,直到夜里,同鄉們才打聽到胡廣德的下落。他們立刻撥通了村里唯一一部電話,通知了胡廣德的家人。
聽到消息,王玉英心急如焚。她連夜趕到醫院時,丈夫還處在昏迷之中,并被醫生診斷為“腰椎折斷、肺部破裂”。慌忙中,胡廣德的弟弟胡廣魁向左鄰右舍借了600塊錢送到醫院,但胡廣德“高位截癱”已成事實,即使親人用針扎他,他胸部以下的部位也連一點兒知覺都沒有。
14畝地,3個未成年的孩子,2位已經60多歲的老人……一剎那間,生活的一切重擔都壓在了王玉英身上。
堅守
面前的王玉英膚色黝黑,整日的辛勤勞勞作讓她身上的藍大褂蹭上了泥土。談起這些年自己的生活,她蹲在房門口默默地流著眼淚。
“我心里有時也埋怨他,尤其是干重活、袋子扛不動的時候。可是我撇不開他呀,我要是走了,他怎么辦?3個娃娃怎么辦?”
橫遭噩運的胡廣德從昏迷中醒來后,曾一度因為自己是個“廢人”而勸王玉英離開這個家,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他說:“她走掉(改嫁)的話,我的弟兄可以養我養上一、半年,但時間長了也不是辦法,到時候我自己干脆想個辦法死掉。”
胡廣德不想拖累王玉英,他先后幾次服下農藥準備自殺,都被王玉英及時發現。王玉英用自己的心和行動勸說丈夫和自己一起走下去。
原有的14畝地,租出去6畝,自己種8畝,小麥、土豆和油菜。一年下來,除了全家人的口糧外能有3500塊錢收入;雖然這幾年種土豆收益比較好,但是因為太重背不動,王玉英就種了夠自己一家人吃的;家里有2分地的溫棚,根據時令種些蔬菜,菜瓜、娃娃菜、大白菜、胡蘿卜、芹菜……,王玉英每隔一天蹬著三輪車去縣城里賣菜,收入用于家里的日常開銷和孩子的生活費。2007年,政府將他們一家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加上這筆錢,這個家庭一年的人均收入還不足2500元。胡廣德前后經歷了兩次手術,這兩次手術讓這個貧困的家庭欠下了4萬多元的外債。
苦難沒有讓王玉英退縮。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重擔:清晨六點就起床,喂豬、為家人準備早飯、種菜、摘菜、揀菜,騎著自行車到離家6公里外的縣城去賣菜。常常是為了把菜賣出去,她在一天之內輾轉于兩個菜市場之間,回到家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
“有什么就賣什么,這兩天綠李子下來了,我也摘下來去賣”,王玉英說,“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六、七十塊錢,不好的時候也就四、五十塊錢吧。”
有一天下大雨,胡廣德的弟弟胡廣魁在通往縣城的路上碰巧遇到了王玉英。當看到嫂子獨自騎著三輪車,在雨中奮力蹬車通過一段凹凸不平的泥洼路時,淚水瞬時打濕了他的眼睛。
“嫂子太不容易了。農村重活多,我們也只能在春耕、收割時季節性地幫點忙,平時幫不上,她一個女人家,磨面、榨油這些重活都得自己干。”胡廣魁說。
王玉英的侄女田桂進,看到自己的小姨這么辛苦,也曾經心疼地勸她離開這個家,可是也被這個“倔犟”的小姨頂了回去。面對貧困與艱難,王玉英選擇了堅強面對。
希望
九年時間轉瞬即逝。王玉英憑借著自己的努力,獨自撐起了一個家。
九年中,王玉英的公公因病去世,留下母親劉成梅由王玉英侍奉,婆媳之間從未吵過一次嘴;九年中,王玉英的大女兒胡小燕考上了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靠著生源地助學貸款繼續自己的學業;二女兒和兒子分別升入高中和初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九年中,高位截癱的丈夫在王玉英的陪伴下敢于直面自己的不幸,雖然腿部肌肉已經萎縮、臀部已經起了褥瘡,他還是力所能及地為王玉英搭把手……
而這九年,皺紋已悄悄爬上王玉英的面龐,她曾經的青春年華已悄然逝去,留下瘦削的面孔、粗糙的雙手和一身的艱辛。
王玉英話不多,但她在艱難中的堅守,卻贏得了家人和村里鄉親們的交口稱贊。
“我的嫂子確實偉大,對家里的老人、哥哥照顧得非常好,即使自己有再大的委屈也悄悄地自我化解,從來不麻煩別人。”胡廣魁說。
“對我很孝敬,像對自己的媽媽一樣,別人不干的活她搶著干。”婆婆劉成梅說。
“她為了這個家日夜操勞,從沒閑著,確實不容易。”鄰居王子香說。
“如果我能好一點,我一定不讓她再受苦!”胡廣德說。
王玉英這樣說:“我想只要我堅持,娃娃們好好念書,我總會有出頭的日子。”守望著這種期待中的幸福,王玉英剝開一只烤熟的土豆,輕輕送到丈夫的嘴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