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彼此之間有著很大的文化差異,他們在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凝聚會員企業共闖市場、共謀發展的同時,承擔著協助當地政府招商的大任,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股新動力。
近年來,在一波波的商海浪潮中,異地商(協)會的崛起吸引著世人關注。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外地商人進入寧夏市場掘金,尤其是許多福建商人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艱苦創業。
人在他鄉,鄉情更濃。如何將這些在異鄉打拼的閩商團結起來,營造一個有鄉音、聚鄉情的大家庭。1997年,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正式亮相塞上湖城,填補了寧夏沒有異地商會的空白。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成功實現群體擴張的發展模式,引起強烈反響,在寧夏投資并形成規模的其他各地客商,也紛紛開始成立異地商(協)會。寧夏河北商會、寧夏河南商會、寧夏魯寧企業聯合會……他們往寧夏經濟發展的爐膛里添加著“薪火”,企業經營者不僅為寧夏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也為這里的慈善事業、公益事業做出表率
據自治區招商局有關人員介紹,目前與招商局有聯系的異地商(協)會已有25個,各商(協)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既發展壯大了自己,又為我區招商引資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僅2010年,各商(協)會通過以商招商共完成了215億元的招商任務。
10多年間,這些異地客商為寧夏的城市、鄉鎮創造了一筆筆財富,為這里的父老鄉親提供了一次次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將這里當成了自己生命中再也割舍不下的第二故鄉。
“豪爽仗義,回饋桑梓”。許多在寧夏的異地客商都會說自己是寧夏人,在經濟發展中越來越多的異地客商做大做強了企業,但并沒有忘記寧夏,而是熱衷投身到當地更多的公益事業中。寧夏西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金水,一人捐助40個孩子完成六年小學學業;2008年4月,安徽商會為銀川市興慶區景岳小學捐款39萬元,用于景岳小學三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改建工作;陜西商會會員企業寧夏泰豐實業公司每年都舉辦“百瑞源”愛心義賣活動,將所得全部資金捐助給了寧夏大學貧困學生,捐資額達100余萬元。
人緣、地緣、情緣,鄉情、友情、親情,早已把來寧創業的異地客商與寧夏緊緊聯系在一起,各駐寧商(協)會利用鄉情、友情積極協調政府與客商之間的關系,使政府與客商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達成了共識。福建企業家協會2010年促成4家企業投資項目和在寧福建企業在建項目投資實際共完成38億元;浙江商會累計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4個,總投資281.1億元,其中2010年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8個,累計投資22.4億元,新增投資項目7個,總投資258.7億元;2005年,浙江商會副會長陳玲芳在青銅峽市投資建設勤昌實業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和規模的不斷擴大,深感寧夏優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浙江鄉友來寧投資置業,成為以商招商的典范;山西商會為銀川市興慶區政府穿針引線,促成銀川市興慶區派員赴山西考察洽談,了解合作意向,積極尋找合作伙伴;江蘇商會協同銀川市政府在江蘇南京舉辦銀川南京經貿推介會,邀請江蘇規模以上企業領導參會,推介會高層次、高水平,贏得了江蘇省各界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