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花兒”
“哎……天山腳下的二六工就是我的家,不少人們都知道這是花兒的家……”聽著屋內傳出的歌聲,記者推開村民楊宗武的家門,看到五六個村民正圍坐在沙發上,跟著鎮上的“花兒”歌手馬成學唱“花兒”歌曲《二六工是個百花園》。
63歲的楊宗武在這一群人中年齡最大,他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冬天閑下來了,我們大家在一起唱‘花兒’特別開心。現在我們的生活跟歌中唱得一模一樣,沼氣進家,自來水通到鍋臺上,遠程教育到農家……這么好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環顧楊宗武家,近120平方米的房子有四室兩廳兩衛,每個衛生間內都有淋浴器,家用電器一應俱全,土暖氣、沼氣灶的使用讓這個普通農戶家顯得格外干凈、溫馨。楊宗武介紹,他家是去年夏天搬過來的,這磚混結構的房子昌吉市政府補助了1萬元,他才花了5萬多元。現在出門就是柏油路,交通特別方便,他家開了磨坊,年收入將近10萬元。
創建“花兒之鄉”
泉昌花兒新村是原來的下六工村,其中回族人口占70%以上。由于該村土地少,經營模式單一,5年前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
近幾年,昌吉市二六工鎮黨委、政府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把民生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想方設法跑資金、爭項目,在抓好農業生產的同時,還注重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并以爭創“自治區環境優美鄉鎮”和“自治區園林城鎮”為契機,邀請昌吉市園林綠化管理局、昌吉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對綠地系統全面規劃,完成鎮區轉盤公園規劃建設,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干部群眾創建優美“花兒之鄉”的熱情,也培養了村民科學、文明、健康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
美好新生活
環境和條件改善后,村民們的思路也活起來了,外出經商的、買車跑運輸的、搞農副產品加工的人越來越多,家家戶戶的生活越來越好。
村民楊海峰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小型榨油坊,一年下來毛收入在20萬元左右。夫妻倆為了拉貨買了兩輛農用車,還買了一輛小轎車用于家用。
“棉花堆成了山啊,番茄國外拉,鴯鹋馬鹿特色養殖是個金疙瘩,新房一排排,幸福鋪到了家……政策就是好啊,感謝黨中央,把好事落到了農民的心坎上,父老鄉親們樂呵呵,生活奔小康,歡迎八方的朋友來做客觀光……”村民們的美好新生活被編成歌曲廣為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