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朝覲期間,我國總團山東分團團長、山東省濱州市清真寺伊瑪目楊明友哈吉(阿拉伯語音譯,意為“朝覲者”)以自己樸素的感情、真誠的行動,全程照顧該團唯一一位維吾爾族老人阿不力孜的飲食起居,并幫助他圓滿完成了朝覲功課,展現出一名優秀哈吉的崇高品質。楊明友不求回報、無涉名利的行為讓周圍的人為之感動,被譽為朝覲團里的“最美哈吉”。
阿不力孜今年66歲,腿腳患有疾病,行動不便。從國內組團開始,楊明友就決心要照顧好這位老人。從北京乘飛機出發時,楊明友特意將阿不力孜老人安排和自己坐在一起,以便照顧。抵達沙特后,他親自或安排專人形影不離地攙扶老人履行宗教功課和參觀伊斯蘭古跡。
11月8日,在阿拉法平原履行正朝功課時,楊明友帶著老人去洗小凈。但由于人多擁擠,等他洗完小凈后突然找不見老人。楊明友趕緊發動團內年輕人多方尋找。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尋找,大家最終從新疆團營地找到了老人。當太陽快要落山,山東團圓滿完成當天的宗教功課并打算在阿拉法拍一張山東團集體合影時,楊明友發現老人又不見了。全團再次展開搜尋行動。等找到老人時,轉場穆茲代里法的大巴已經到位。雖然沒有實現集體合影的夙愿,但找到了老人并實現了全團的順利轉場,沒有任何人為之抱怨。返回米那帳篷營地后,阿不力孜生病了。為了不再讓老人受涼,楊明友將其安排在帳篷的最里面,并專程找到一位維吾爾族穆斯林作為翻譯安排就醫。經過一天半的精心治療和照顧,老人的身體迅速康復。楊明友又及時安排專人乘坐總團工作用車,陪同和幫助老人前往麥加履行環游天房的朝覲功課。他反復叮囑陪同人員,一定要租用手推車親自推老人完成功課,保證老人的人身安全和功課圓滿。
在沙特期間,山東團團員都親切地稱阿不力孜為“團寶”。每天,楊明友都親自將熱騰騰的飯食盛給老人。雖然和老人在語言交流上比較吃力,但是他們之間慢慢形成了心與心的共鳴、互動。在吃飯時,楊明友和一些哈吉都陪在老人身邊說說笑笑。每當此時,老人的臉上總是綻放著幸福的笑容,并用一聲聲簡單而又沉甸甸的“謝謝”表達自己內心那份真摯的謝意。后來,楊明友發現由于老人保持著維吾爾族的飲食習慣,不太適應他們送來的飯食。于是,他在麥加多方打聽,最后在駐地不遠處找到了一家維吾爾族兄弟開的飯館。老人想吃家鄉飯時,他就將其送到飯館。
筆者的探訪結束后,正值午飯時間,楊明友和另外一位哈吉正攙扶著阿不力孜老人前往維吾爾族飯館就餐。在麥加的大街上,這幅美好的畫面定格成靚麗的風景和筆者永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