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義烏繡湖體育館內載歌載舞,眾多少數民族同胞在此聚會,共同慶祝有了自己的民族體育運動場館。
為豐富各族同胞文體生活,義烏市委統戰部、民宗局、體育局等部門聯合發起,于昨天正式宣告成立義烏市民族體育活動中心,活動地點位于繡湖體育館。
穆斯林少兒武術、朝鮮族舞蹈……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展現了少數民族同胞獨特的風采。“我們是第一次在義烏的公開場合跳民族舞,感覺像回到了家鄉。”今年67歲的金春娠是一群朝鮮族大爺大媽的領舞,三四年前從黑龍江佳木斯跟隨一對兒女來義烏經商,之后一直沒回老家。
起初,因為氣候、飲食習慣等差異,金春娠有些不適應,尤其是感到較為孤單。接觸多了,她才發現原來朝鮮族老鄉在義烏還不少。“我們組織了一個舞蹈隊,每周二集中活動,大家唱唱跳跳很開心。”金春娠說,義烏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開放城市,少數民族和外商比比皆是,他們絲毫感覺不到有排外現象,很多生活習慣也逐漸融合,“我們就是新義烏人”。
據悉,在義烏的歷史上,并沒有少數民族居住的記錄,直到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發現有2名回族同胞。隨著義烏市場的日益繁榮,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的少數民族同胞不斷向義烏聚集。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目前義烏共有50個少數民族成分的少數民族同胞7萬余人,已成為全省少數民族成分和人數較為集中的聚居地。
義烏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趙國榮高度肯定廣大少數民族同胞為義烏經濟社會建設作出的貢獻,例如寧夏、青海等地的少數民族同胞,充分發揮自身區域優勢、語言優勢,為來義烏采購的阿拉伯客商提供急需的翻譯、餐飲等商務、生活服務,成為他們在義烏采購商品不可或缺的支撐。
為了讓少數民族同胞在義烏安心創業、舒適生活,義烏政府部門不斷創造條件,為他們提供宗教活動場所,為他們經商創業提供人性化服務和優惠政策等。此次設立民族體育活動中心,正是加強民族團結,引導少數民族同胞更好地融入義烏的有力舉措。
昨天下午,民族體育活動中心首次開辦了各鎮街民族同胞的乒乓球循環賽,稠江街道代表隊還與穆斯林代表隊開展了一場籃球友誼賽。對7萬多名在義烏的各族同胞而言,有了這個專業場館,今后不僅能開展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競技活動,也能開展具有各自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項目,增進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