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原州區寨科鄉菜川村熱鬧非凡:由村主任馬金國發起的金羚牲畜養殖農民合作協會已經成立3年了,村民紛紛前來慶祝。
“全靠馬主任,我們菜川村搞養殖日子過好了。”村民這樣告訴記者。原本家境富裕的馬金國,賣掉出租車、關了菜鋪,回鄉當了村主任。4年來,他以自己的家底、信用做擔保,為村里鄉親共貸款580萬發展畜牧業,讓窮山村逐漸走向富裕。
2007年前,馬金國在固原城里做蔬菜經紀人,買了出租車,家境富裕。鄉親們見他致富有能力,選舉他當菜川村的村主任。已經出來創業了,再回那個常年缺水的小山村?馬金國看著鄉親們期盼的眼神,權衡再三,還是賣了出租車、關了菜鋪,走馬上任了。
回到村里,馬金國看到,這里種糧食往往顆粒無收,但種植畜草卻生長茂盛,十分適合發展畜牧業。把想法跟村里人一說,一些老人嗤之以鼻:“祖祖輩輩以種糧食為主,種草,人吃啥?”馬金國給村民算了筆賬,1只高產羊,1年下2只羊羔,就是1000多元的收入,夠買20多袋面粉,還不夠吃?在他的說服下,一些村民心動了。這時,資金成了大問題,馬金國四處跑銀行,希望能給村民貸款。最終,郵政儲蓄銀行同意貸款,但前提是馬金國當第一擔保人。
第一年,為14戶村民擔保貸款17萬元購買牛羊;第二年,為80多戶村民擔保貸款;直到今年,全村已有240戶村民以馬金國為擔保人,貸款580萬元用于發展養殖業。村民李永軍在新疆打工,聽說馬金國要在村上搞養殖,馬上辭了工作回來,貸款1.5萬元買了6頭牛。如今,李永軍新房蓋上了,三輪車也買上了。李永軍對未來充滿信心:“我還要請馬主任再幫我貸款,擴大規模!”
幫別人擔保貸款580萬元,對誰來說都不是件簡單的事。但馬金國這樣告訴記者:“窮人之所以窮,就是缺用于發展的錢。我幫他們貸款,就是要讓他們扔掉窮帽子,擔點風險沒啥。”曾經的低保戶白鳳軍感慨萬分。當時,看到大家貸款買牛,他也動了心思,可作為一個低保戶,拿什么到銀行貸款?找到馬金國,馬金國拍著胸脯:“只要你腳踏實地地干,我就幫你擔保!”當年,白鳳軍就貸款1萬元,買了十幾只羊,隨著羊群規模不斷擴大,白鳳軍蓋了新房,并主動到村里取消低保資格。
580萬元撒到一個只有358戶人家的村中,立馬有了反響:大多數村民靠養殖富裕了起來。如今,村里存欄牛1260頭、羊2400多只,人均年純收入4380元。摩托車、三輪農用車十分普及,小轎車有20多輛。4年來,村里沒有發生一起逾期不還款的情況,被郵政儲蓄銀行評為自治區優質信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