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寒氣逼人。一大早,鎮安縣委書記張盈安帶領6名縣級領導,10名部門負責同志,來到該縣東部西口回族鎮,同基層干部群眾共商偏遠鄉村發展大計。
程家川民族和諧示范小區,是該縣今年啟動的重點項目。為了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縣上今年多渠道融資1.5億元,在嶺溝、孫家坪、聶家溝等10多個村實施移民搬遷,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特色主導產業。
9點20分,大伙兒來到了龍洞川口。雖然已是隆冬時節,這里卻是一派繁忙景象。這里有169戶682名回族群眾,今年縣上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龍洞川清真寺。清真寺美觀大方,回族群眾正按照習俗開展禮拜活動,其樂融融。
10點30分,縣、鎮領導一路踏著積雪步行1個多小時,來到了海拔1860米的北陽山上。
“這里建測風塔,這里是變電房……”項目辦的同志一一介紹著。領導們認真對照圖紙仔細查看,口里不停地冒著白氣。
“經過前期考察,我們計劃在這里建設2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站,總投資18億元,分4期進行……”聽著中國華能集團陜西公司總會計師霍桂枝的介紹,張書記接過話:“風能、水能、太陽能,在鎮安都是很好的資源,風力發電對刺激鎮安更多地發展清潔能源將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我們將盡全力做好項目開工的一切基礎工作,以一流的服務讓投資者滿意!”
話音剛落,就有人指著前方的饅頭山說:“在建設電站的同時,最好能充分利用這里得天獨厚的喀斯特地質地貌,建設生態旅游觀光區。”大伙們聽了不約而同地點著頭。
時間很快到了12點40分,站在雪地里,縣上領導和部門負責同志你一言我一語,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
隨行的鎮領導表示:“各位領導今天幫我們理清了發展思路,不管困難有多大,我們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力爭向縣委、縣政府交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