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茌平縣民宗局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民族政策,發展民族經濟,維護民族團結,幫助少數民族群眾破解難題,不斷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力的促進了全縣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一)會同公安局國保大隊和伊斯蘭教協會開展清真食品檢查
為規范全縣清真食品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落實《山東省清真食品管理規定》,創造良好的清真食品市場環境,在2011年元旦和春節來臨之際對全縣所有清真食品生產、加工場所和銷售網點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了清真食品生產經營網點的管理,規范了清真食品市場秩序,確保了全縣雙節期間清真食品安全。
(二)與教育局聯合,做好少數民族考生審核、登記工作
為防止少數民族考生錯報、漏報,與教育局聯合,對全縣所有的中學進行摸底排查,并逐一進行審核,嚴格按照《少數民族工作若干規定》辦理各項手續,工作及時嚴謹,為5名中考考生辦理了審核登記。
(三)協調相關部門做好南關清真寺的重建工作
南關清真寺于4月份破土動工,在建設過程中積極協調建設局、財局等有關部門解決了工程用地、用電、圖紙設計變更等問題,有效的維護的穆斯林群眾的宗教信仰,為工程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有效的加快了清真寺建設進度。
(四)組織黨外醫療專家到少數民族聚居村送醫下鄉
5月11日,聯合縣人民醫院組織黨外醫療專家一行10人到少數民族村——洪屯鄉回民李村開展送醫下鄉、免費義診活動。由縣人民醫院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專家組成的醫療隊伍,帶著可以做心電圖、B超、量血壓的各種器材,為200余名少數民族群眾提供免費醫療咨詢和義診服務。
(五)努力爭取省財政加大對民族經濟發展的扶持力度,用于少數民族村(居)基礎設施的完善
在回民李新居建設過程中,為有效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計劃興建具有回族特色穆斯林風格的農村新居,總建筑面積46800平方米,該建設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項目建設期為三年,從2011年3月起至2014年3月,共分三期完成。在新居建設過程中民宗局積極爭取省財政扶持資金50萬元用于一期新居建設。新居建設竣工后,一是可以加快全村新居建設,改善回族群眾的居住環境;二是民族新居建設完成后,可節約土地300余畝;三是利用節約的土地,發展壯大該村畜牧產業,實現規模效益,加速帶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