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被稱為“中國穆斯林省”,寧夏清真食品因其崇尚綠色,制作衛生科學、清潔而受到世人的喜歡;清真食品產業被寧夏自治區政府列為重點扶持發展的特色產業,打造清真飲食文化的品牌,已經成為寧夏弘揚中國伊斯蘭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嶄新名片……
寧夏具有發展清真食品產業得天獨厚的人文環境和資源優勢。寧夏處在中國版圖中軸線上的心臟位置,銀川機場位于國際雅布賴航路上,1800公里以內可以通達全國所有的省市,3700公里以內可以和中東地區、東南亞各穆斯林國家聯通,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個必經之地,歷史上就是與中東、阿拉伯國家發展貿易的一個重要的地區。如今,在寧夏全區600萬人口當中,回族人口占到了三分之一。回族人善于經商,擅長做清真食品。寧夏還是全國的商品糧基地之一,是一個綠色食品的基地。自治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民族區域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大力建設全國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做大做強清真食品產業,把發展清真食品產業作為推動民族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以弘揚清真食品文化為主題,積極打造清真食品品牌,推動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的轉化。
2005年8月,在寧夏局的大力幫助下,寧夏農墾賀蘭山清真牛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順利獲得馬來西亞官方認可,這是寧夏首家獲國外注冊的肉食品加工企業。
2006年,該公司與馬來西亞最大的清真食品供應商馬來西亞幸福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簽訂出口合同后,寧夏局對該公司下屬養殖場進行了全面細致的監督檢查,經檢疫確定出口批次冷凍分割羊肉符合要求后,隨即出具了檢驗檢疫單證。9月份,兩批75噸冷凍去骨分割羊肉順利通過馬來西亞獸醫局檢驗合格進入馬來西亞市場。這是寧夏羊肉繼出口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后,首次進入馬來西亞市場。
2008年初,在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寧夏局成立了寧夏清真產品檢驗檢疫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檢驗檢疫技術研發、咨詢和培訓等工作,成為服務自治區清真產業發展和壯大的一個平臺。
寧夏羊肉以其肉質細嫩、瘦肉率高、膻味輕的優點受到普遍認可。但是,由于生產規模小、宣傳不到位及國外苛刻的貿易技術壁壘等多種原因,羊肉出口一直未能形成規模。
2009年3月,全國第一個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強制性地方標準——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認證通則和寧夏回族自治區清真食品認證工作規范在銀川正式發布實施。這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既不形成貿易壁壘又能夠保護本國企業利益的清真食品認證標準和認證程序,不僅是保護寧夏穆斯林群眾風俗習慣權益的需要,也是維護我國權益、拓展國際清真食品市場的需要。對于實現寧夏同世界穆斯林國家和地區清真食品貿易認證相互標準互認,加快清真食品標準化建設和生產,推動清真食品走向國際市場都有一定積極意義。
素有“中國清真美食之鄉”的吳忠市是寧夏回族人口聚居地,全市人口中50%以上都是回族穆斯林。發展回族清真飲食產業,打造清真飲食服務業,也成為吳忠市發展經濟的一條主要出路。
在吳忠市,除了“澇河橋”清真食品家喻戶曉外,“沙漠王子”品牌也為眾多穆斯林國家所熟知。2009年7月,沙漠王子清真牛羊肉公司與沙特王國朝覲部簽訂合同,在未來五年,將每年為東南亞32萬朝覲的穆斯林提供朝覲期間的蔬菜、肉禽半成品,年產值達到了2.65億元人民幣。
為了充分發揮寧夏“回族之鄉”人文資源優勢,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寧夏自治區政府批準在銀川德勝工業園區建設寧夏清真食品工業園。工業園規劃用地3640畝,分為清真食品加工區、民族用品加工區和穆斯林用品交易中心區三部分。同時,園區還計劃發展民族藥業、民族用品、民族貿易的關聯產業,與清真食品加工區形成互補優勢,拉長產品產業鏈,力爭使其產品覆蓋寧夏及周邊省市市場,逐步拓展全國市場,開拓中東、南亞國際市場。目前,園區聚集了厚生記、安尤卜、伊順、曼蘇爾等45家清真食品企業,形成了一個從農副產品和飼料加工到糧油、糕點、清真牛羊肉、奶制品、保健食品飲料生產較為完善的產業布局。
由于缺乏對穆斯林國家和地區市場的了解和拓展,寧夏清真產品的出口并不盡如人意。針對寧夏清真產品出口的薄弱點,寧夏局堅持“寓把關于服務之中”,延伸服務鏈條:加強對伊斯蘭國家和地區檢驗檢疫標準、認證制度等相關信息的搜集研究工作;對全區清真食品衛生注冊企業進行清理整頓,免費為技術人員進行培訓,促進了企業自檢自控能力的提升。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對寧夏清真產品的國際市場推介力度,鼓勵和支持優質企業申請國外注冊,這些措施有力地拓展了國際市場。
認證標準對接
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約1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4,全球清真食品年交易額約為1500億美元,清真產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清真”(Halal)認證,一直是阻礙寧夏清真企業走出國門的一大阻礙,也是限制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0年9月26日,中國·阿拉伯國家清真食品認證標準互認機制對接會在銀川順利召開。在50多名外國賓朋的見證下,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與新西蘭清真食品認證機構正式簽署《清真產業標準互認合作協議》,雙方相互認可對方的清真產品認證標準和規則。此外,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還分別與阿中經濟文化聯合會及世界清真食品理事會簽署了《清真食品合作諒解備忘錄》。
有了相互認可的清真食品認證標準,寧夏就能在國內率先展開與阿拉伯國家的清真食品貿易。通過本次對接,阿拉伯國家更深入了解寧夏的清真食品和認證機制,為寧夏清真產業闖世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國家清真檢測中心即將在寧夏掛牌,國家級清真認證中心也有望在寧夏設立。寧夏的清真飲食已經成為中國穆斯林文化的一個標志。通過飲食文化交流,世界各國將更多地了解中國回族和穆斯林文化,了解中國的宗教文化特色和民族政策,與此同時,寧夏通過發展清真食品,推動了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為寧夏走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