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貴
論文提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必須正確處理大開發與伊斯蘭教的關系,從而動員和團結廣大穆斯林群眾積極投身于西部大開發的偉大進程,組織和推動伊斯蘭教界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作出應有的貢獻,積極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本文作者根據工作實踐,提出一些與西部大開發有關的伊斯蘭教現實問題,并認為應切實加以研究探討,如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關注中國穆斯林與西部地區城市化的關系;加緊培養造就新世紀伊斯蘭教事業接班人,其中包括伊斯蘭教高層人士或領袖人物,也包括一批高素質、愛國愛教的年輕阿洪或毛拉;在廣大穆斯林中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教育;研究和掌握利用網絡技術傳送伊斯蘭教信息等問題。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處在世紀之交的關鍵時刻,審時度勢地作出的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是推進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一項壯舉,是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西部邊疆地區與貧困地區的親切關懷,是西部各族人民邁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目前,這項振興西部社會經濟發展、縮小東西部地區之間差距、調整全國經濟結構的巨大系統工程已經全面啟動,從民族研究或宗教研究的理論角度來看,這正是一個走向現實、理論創新、應對時世、與時俱進的重要時機。例如,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時,如何正確處理大開發與伊斯蘭教的關系,動員和團結廣大穆斯林群眾積極投身于西部大開發的偉大進程中去,組織和推動伊斯蘭教界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作出應有的貢獻,積極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嶄新的課題。
我國西部包括12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有8個是民族省區,4個多民族多宗教的省市,這里居住著51個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二,有20多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我國2000萬穆斯林和穆斯林聚居區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回回民族的近一半人口也生活在西部各省市區,那里土地遼闊、資源豐富、人民勤奮、市場潛力巨大,實施西部大開發,必然會大大加快西部地區人民包括廣大穆斯林及穆斯林聚居地區的發展進程,從而使昔日發展滯后的西部呈現出一幅各民族經濟共同繁榮、社會全面進步、山川更加秀美的新面貌。
《古蘭經》的一個基本精神,就是鼓勵穆斯林追求“兩世吉慶”,對各族穆斯林來說,開發西部就是實現兩世吉慶的重要機遇。葉小文同志在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講話中曾說道:“在中國西部崛起、中華民族復興的波瀾壯闊的創業史上,必將鐫刻著中國穆斯林開拓奮進的歷史業績。”因此,作為中國各民族穆斯林愛國宗教團體的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和西部各省市區縣伊斯蘭教協會,在各級民族宗教工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積極抓住西部大開發這個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最佳實踐機會,已充分開展以下工作:(一)及時廣泛地向伊斯蘭教界傳達黨和政府開發西部的決策與部署,為西部大開發鼓與呼;(二)激勵穆斯林群眾的開拓精神,為推動西部社會經濟發展作貢獻;(三)繼承和發揚我國穆斯林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為西部穆斯林聚居地區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政治環境;(四)加強各級伊斯蘭教協會自身建設。同時,在工作實踐中,也發現和歸納了一些與西部大開發有關的伊斯蘭教現實問題,對有的問題正在摸索解決的辦法,但總的來說,尚需要進一步考察了解和深化認識,并依靠廣大民族宗教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的同志,以及愛國愛教的伊斯蘭教人士的通力合作,來尋求出較完滿的答案。
一、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
國內外一系列事實證明,宗教在現代化浪潮中不僅沒有衰微,而且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宗教因素使民族問題變得更趨復雜;另一方面,民族問題借助宗教的張力使其影響更加擴大。近幾年來,西部地區有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與國際上妄圖分裂中國的敵對勢力相呼應,打著“講經宣教”旗號搞宗教極端主義和暴力恐怖活動,鼓吹以“圣戰”趕走“卡非爾(異教徒)”,不僅反漢排漢,還排斥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他們把主張團結、和平的伊斯蘭教歪曲成主張暴力、仇恨的宗教。而我們中有少數穆斯林群眾,包括少數伊瑪目,因為自己對伊斯蘭教的理解不深不透,容易上當受騙,或有口難辯,沒有能力堅決抵制。因此,今天認真學習研究《古蘭經》、“圣訓”,依據伊斯蘭的傳統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發展、民族團結與進步的闡釋,不僅是為中國伊斯蘭教適應改革開放的時代要求,迎接各種新挑戰,也是批駁宗教極端主義的歪理邪說,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舉措之一。
為推動新世紀我國伊斯蘭教教務工作的健康發展,2001年4月23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成立了中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由委員會一批愛國愛教、有學識、有影響的烏里瑪、大毛拉研究審定了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組織編寫的12篇新“臥爾茲(勸導詞)”,并于8月中旬匯編成“新編臥爾茲演講集”公布發行。選題的題目包括“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做一個虔誠敬畏的穆斯林”、“什么是‘吉哈德’”、“穆斯林應與非穆斯林和睦相處”、“信仰自由,寬以待人”、“伊斯蘭教拜功”、“伊斯蘭教‘朝覲’功課”、“尊重婦女,保護婦女”、“孝敬父母是穆斯林的天職”、“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勸善戒惡,伸張正義”、“吸毒販毒,禍國殃民;拒毒反毒,穆民職責”。目前,教務指導委員會正在穆斯林中收集新鮮素材,續編新的“臥爾茲”演講材料。當然,除此之外,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的斗爭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加深新疆地區少數民族對中華民族共同傳統文化的認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支持和協助政府認真貫徹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搞好正常的教務活動,最大限度地團結各族穆斯林群眾,最大限度地孤立極少數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等,都是一些需要認真研究并予以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關注中國穆斯林與西部地區城市化的關系
伊斯蘭教研究的對象,不僅僅是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核心內容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群。而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因此,伊斯蘭教研究與生產力發展的關系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密切相關。西部地區居住著我國三分之二的穆斯林,如何充分發揮他們在西部大開發中投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回族學和伊斯蘭教學研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展,在“十五”期間乃至21世紀頭幾十年西部地區城市化的步伐將必然加快。由于城市是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西部城市的發展和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對西部地區來說,民族經濟文化是該地區經濟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因此,各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包括回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將是推動西部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柱。這樣就會產生下述兩種情況。第一,從經濟發展角度看,鑒于大多數回族仍從事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因此要想促進城市化水平.必須保證農村第一產業的生產發展和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深化農村經濟改革,從而為城市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生產生活資料及剩余勞動力。反過來,根據西部地區的社會和自然條件制訂適宜的政策推動城市發展后,高效益的城市社會經濟實力,也會帶動回族鄉村的第一產業發展,使城鄉回族穆斯林都得到經濟文化諸方面的實惠。第二,從民族文化角度來看,穆斯林通過經商、求學、務工或移民途徑到城市定居,或形成新的小城鎮,也會對營建穆斯林城市文化環境提出新的要求。例如回民小區的建設,清真食品供應的保障渠道,回民中小學、回民幼兒園乃至回民公墓的設置與改善。
過去,清真寺主要是本教坊內穆斯林所關注的中心,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舊的教坊業已改變,但清真寺卻作為回族宗教活動和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成為所在城鎮的一座重要文化景觀,如西安化覺巷清真寺、銀川南關清真寺。因此,作為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工作者,有必要及早對中國穆斯林與西部地區城市化發展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不光要了解歷史上回族城市定居模式的形成、變化和特點,更要探索在今后西部城市化的過程中,回族穆斯林等對這個地區城市數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地域的擴展、城市產業結構的調配和城市文化環境的優化所能提供的奉獻,以及探討如何去實現有關計劃,從而為推動西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盡到穆斯林的責任。在國際上,城市化已成為許多穆斯林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并成為伊斯蘭世界眾所矚目的問題,因此今后在我國深入開展對中國穆斯林與西部地區城市發展關系的研究,不僅對國內經濟建設有現實參考價值,而且將為豐富世界伊斯蘭學術文化寶庫和加強中外穆斯林經濟合作產生積極的作用。
三、努力培養新世紀伊斯蘭教事業接班人
培養新世紀伊斯蘭教事業接班人,包含兩個層次,其一,是推動造就一些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代表人物,包括伊斯蘭教高層人士或領袖人物。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伊斯蘭教界的代表人士也出現了斷層現象,缺乏50歲左右的有較高伊斯蘭教學識造詣并在穆斯林中享有較高威信的一代大阿洪、大毛拉。根據歷史經驗,為了更好地發揮穆斯林群眾開發大西北的積極性,尊重和扶持信仰伊斯蘭教的代表人物,包括一批愛國愛教的大阿洪、大毛拉,對于妥善地處理伊斯蘭教事務,推動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一項工作。當然,作為一個穆斯林的代表人物,既要維護本民族穆斯林群眾的根本利益,更要維護國家法律制度的尊嚴。因為不遵守國家的基本法令制度,最終仍然會損害本民族穆斯林群眾的根本利益;另外,如果不了解本民族穆斯林群眾的情況,不能在政策規定許可的條件下為推動本民族穆斯林群眾的發展進步作出積極努力,自然也就失去了作為本民族代表人物的資格。
其二,是認真辦好伊斯蘭教育,努力培養一批高素質、愛國愛教的新世紀伊斯蘭教事業接班人。目前,全國有10所伊斯蘭教經學院(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及沈陽、鄭州、昆明、蘭州、寧夏、青海、新疆、北京、河北等),在校學生約1000名,另外,接受回族經堂教育的學生至少有2.5萬至3萬名,維族則另有經文學校教育。長期以來,缺乏統編教材一直是困擾各經學院教育的大問題。為加強這一方面工作,在國家宗教事務局和有關地方宗教事務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于2001年5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和地方經學院教材工作座談會”,決定盡快組織力量編訂出不同層次、不同學制課程的教學大綱與專業課、文化課的統一教材。此項工作由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領導,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負責落實,編寫任務由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和各地經學院共同承擔。
為保證編寫工作的順利進行,擬組建“全國經學院宗教課教材編審指導委員會”,設立“全國經學院教材基金”,擬先建立“教材編寫協調小組”。目前先從伊斯蘭教專業課的基礎教材入手,啟動編寫適于一、二年級使用的6門漢語(維語)教材,即《古蘭經簡明教程》、《圣訓簡明教程》、《伊斯蘭教教義簡明教程》、《伊斯蘭教教法簡明教程》、《世界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中國伊斯蘭教史簡明教程》;同時,啟動編寫《基礎阿拉伯語》(前4冊)、《古蘭經誦讀學》與《阿拉伯文書法》。統編伊斯蘭教宗教課教材,在中國伊斯蘭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對促進伊斯蘭教院校規范化、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教學改革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將對規范全國清真寺伊斯蘭教育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鑒于統編教材工作是一項規模很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得到穆斯林群眾的廣泛支持,也希望民族宗教研究工作者關心并參與此事。
四、必須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教育
西部大開發,建立在依法治國,建立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環境基礎上,因此,法制觀念是每一個公民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觀念。為了給西部大開發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要在穆斯林群眾中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對由于不尊重穆斯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或由于媒體出現傷害民族宗教感情的內容,或由于不同民族群眾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和穆斯林內部教派紛爭,部分穆斯林群眾表示憤慨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正當權益必須維護,伊斯蘭教協會等有關組織也有責任站出來幫助穆斯林群眾,通過正常渠道反映情況,協助政府盡快查明情況,依靠政府、依靠法律對肇事者嚴懲不貸。這種時候尤其要警惕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煽風點火,擴大事態,挑起混亂,如果不冷靜、不理智、不依法辦事,就可能上當,“陽信事件”的發生,就是一個嚴重的教訓。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涉及傷害穆斯林感情的事端往往一開始發生在穆斯林散居地區,后來波及到聚居地區,如《腦筋急轉彎》事件。因此要重視事情的苗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另外,在西部大開發中,也十分有必要在各族人民群眾,尤其是各級干部中開展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編印相應的教材,安排必要的宣講課程,教育廣大干部群眾尊重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合法權益,做到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不做,深刻認識到妥善處理民族宗教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五、新的課題——如何認識利用網絡技術傳遞伊斯蘭教信息
長時期以來,我們曾為民間伊斯蘭出版物而困擾。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正進入信息、網絡時代,并建立起全球性信息網絡,據悉,全球性信息網上的伊斯蘭網站的建設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例如使用雅虎和美國在線的搜索引擎可找到近百條關于世界伊斯蘭的分類網址及上萬個伊斯蘭網站。目前世界上約有近千個穆斯林組織和院校擁有自己的全球信息網服務器(WWW),其中大部分在美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它們提供各種伊斯蘭教研究資料、伊斯蘭教學術活動、伊斯蘭教研究熱點和動態、伊斯蘭教專家論壇等各種信息。當然,網上伊斯蘭信息大部分是用英文發布的,在一般穆斯林群眾中影響尚不大。但是,目前國內也有一些穆斯林開設了自己的伊斯蘭網站,用中文在互聯網上發布伊斯蘭教信息。因此,一個比民間出版物規模和影響面大得多的新情況已在我們面前出現,如何全面認識利用網絡技術傳遞伊斯蘭教信息已成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問題。
我個人的淺見是:l.中國穆斯林應接受挑戰,加強學習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掌握先進的通訊手段;2.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和有條件的地方伊斯蘭教協會組織,以及涉及回族學及伊斯蘭教學的研究機構,都要創造條件開設自己的網站,以便向國內外全面地、準確地、客觀地傳播有關中國伊斯蘭教以及各族穆斯林實際情況的信息;3.由有關部門牽頭,組建權威的機構來完成對網上伊斯蘭教信息的監督,以便去偽存真,維護伊斯蘭教信仰的純潔性。
為大西部開發作輿論準備,是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其意義正如江澤民同志2001年8月7日會見部分國防科技和社會科學專家時講話中所說:“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樣重要。”他還指出:“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研究伊斯蘭教的專家學者門任重而道遠,也必將大有作為。
(來源:《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引自畢業論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