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全球清真食品市場總額已經占到4000億美元。因此,眾多的巴西肉類供應商為了能進入龐大的穆斯林市場,紛紛申請清真商標,他們互相競爭,確保自己的產品符合伊斯蘭教法和食品衛生標準。
阿拉伯駐巴西商會理事長兼行政長官米歇爾·阿布多·哈拉比,20日在海灣新聞報發表言論:“近幾年,政府沒有收到任何關于質疑清真食品權威的投訴。”
帕爾梅拉是在位于巴西東南地區的戈亞斯州的一個美麗的小鎮。每當陽光灑在這里,密涅瓦公司的清真工廠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三位穆斯林男子輪班工作,按照伊斯蘭教法對1600頭牛進行宰牲。
一位來自蘇丹的穆斯林念完了“太斯米”(奉特慈普慈的真主之名),然后迅速用他手里鋒利的刀割斷了牛的勁動脈。這就符合了伊斯蘭的習俗,讓動物快速死亡以減少它們的痛苦。
密涅瓦公司是巴西第三大牛肉供應商和出口商,擁有專門的伊斯蘭宰牲工廠。
密涅瓦公司在巴西擁有10家工廠,而設立在戈亞斯州帕爾梅拉鎮的清真工廠是其中規模最大的,這里每天能出產350噸牛肉。
清真的概念已經習慣地被人們應用于食品,這也就意味著,這些食品都能出口阿拉伯并且被接受。
依照伊斯蘭的儀式,宰牲動物需要用鋒利的刀子。
穆斯林只能食用活的并且經過宰牲的動物的肉。宰牲一定要以真主之名,要用阿拉伯語念“太斯米”,并且要使用鋒利的刀。
據估計,在巴西出口的全部肉類中,大約有40%是清真的。
在所有清真產品中,有95%是出口到中東地區和亞洲的穆斯林國家。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巴西有27239名穆斯林人口。然而,伊斯蘭巴西聯邦公布的數字只有150萬人口左右。
寶貴的清真商標
商業協會絕不會容忍制造商的任何違背清真食品加工過程的行為。
哈拉比在海灣新聞報發表言論:“現在,我們通知巴西的出口商、認證實體和權威機構(農畜部),阿拉伯駐巴西商會將暫停出口,各個出口商需要更換你們的資質文件,并同時遞交一份聲明,進一步說明之前的經營資質存在問題。”
為了尋求可靠地清真肉類,伊斯蘭國家派出代表前往巴西,監督動物的宰牲過程,確保符合伊斯蘭的標準。
農業部農業國際關系部高級官員西里奧·波爾圖說:“巴西清真商標的認證主要依賴由阿拉伯伊斯蘭國家批準的獨立的清真認證機構進行。而農業部只對產品的衛生標準和商標的有效性負責。”
阿拉伯駐巴西商會是公認的阿拉伯聯盟,為出口產品保證和簽發原產地認證,促進出口國和進口國的貿易往來。截至目前,已有100家巴西的牛肉公司按照哈拉比說的,將他們的清真認證提交阿拉伯駐巴西商會查證。
另外有25家公司正在考慮轉把他們的工廠變成清真宰牲廠或者其他的清真食品加工業,像糖果,可可,巧克力等。
清真食品不光受到全球15億穆斯林的親睞,也有至少5億非穆斯林對其情有獨鐘。
和清真食物一樣,其他的產品和服務也能被認證為清真,像化妝品,布料,藥品,金融服務等。
yinchao譯自brazil-halal-meat-feeds-muslim-world(伊斯蘭在線),中穆資訊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