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給我再來5袋清真風干牛肉。”近日,記者前往南充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閬中博樹回族鄉采訪,發現不少游客和市民前來購買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清真牛肉。昨(24)日,記者從南充市旅游局獲悉,該鄉立足資源優勢,挖掘清真文化,正在爭創南充的旅游美食品牌。
地處南充東北角的閬中市博樹回族鄉,是南充的邊遠鄉,其中的4個村與廣元市蒼溪縣云峰鎮接壤。改革開放30多年,博樹回族鄉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老百姓開始過上幸福的生活。南充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閬中又是南充旅游的重要支撐,在對旅游市場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博樹回族鄉立足資源優勢,助農增收,爭創南充旅游美食品牌的發展思路。
2006年,在南充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后,鄉黨委、政府通過扶持馬青山、蒲子新、胡大均等大戶建起牛、羊養殖場,帶動發展了綠色食品肉牛、山羊養殖大戶38戶。在這些大戶的示范下,全鄉有170戶農戶改圈4000多平方米,戶均年出欄肉牛3頭以上或肉羊15只以上,形成了團結、文成等4個畜牧養殖基地村,就地解決了清真風干牛肉、風干羊肉特色產品的原料供應。在此基礎上,該鄉打好民族牌,按伊斯蘭教規屠宰牛羊,保持回民腌制加工技術特色,培育出了“云山”、“偉志”兩個風干牛肉品牌和3戶加工企業,目前,年加工牛羊肉系列食品20萬袋,銷售收入達200余萬元。
2月17日,記者在博樹回族鄉采訪時發現,博樹場鎮的8家具有民族風味的清真餐館成為一道別致的風景線,一些外地游客和閬中城區的市民,還慕名到此品嘗特色小吃和購買清真食品。記者走進一幢三樓一底的樓房,看到底樓是牛肉加工作坊。清真村八組回族同胞蒲芝學,2000年打工回鄉,在場鎮開起了民族風味的餐館,他生產經營的風干牛肉,暢銷全國各地,供不應求,每年都要加工生產100多頭牛肉,年純收入10多萬元,帶動了該鄉農戶的肉牛養殖業,去年該鄉的肉牛出欄達到1000余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