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成立60周年系列報道之四
和諧張家川
——寫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六十華誕來臨之際
六十年百折不撓,阿陽大地多艱辛;六十年春風化雨,關山草原披錦繡。六十年今昔巨變,回漢兒女唱大風;六十年和諧發展,歷經滄桑成此景。
在巍巍的關山腳下,有一塊神奇的土地,這里風景獨特,美麗宜人;這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里宗教和順,人民和睦。這是別樹一幟的歷史方位,這是獨具魅力的地理區間,這是正在建設和打造中的——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甘肅省精密鑄造產業化基地,隴東南畜牧大縣,關中—天水經濟區特色旅游區——張家川。
隴上要塞,關中屏障,絲綢古道,奇秀峻險。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是新中國成立后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這里有先秦文化、三國文化、伊斯蘭文化為代表的彌足珍貴的古跡遺存,這里有秦風漢雨、金戈鐵馬洗刷碰撞后遺落的歲月碎片,這里有關隴古道、贏秦邑城華麗錦繡散落的零星跡象,這里有街亭古戰場揮淚斬馬謖的千古遺恨,這里有馬家塬戰國古墓中國新十大考古發現的千年凝云,這里有回族知名人士沈遐熙坎坷艱險的不朽詩篇。這里是美麗的阿陽,回鄉人的故鄉——張家川。
公元2013年7月6日,秦統一中國的發祥地——新中國西部回族第一縣張家川將迎來60華誕,6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張家川各族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取得了令人振奮的輝煌成就,阿陽大地所發生的今非昔比的深刻變革,張家川回漢人民在這片熱土上譜寫的絢麗華章,已深深鐫刻進歷史的豐碑里,人民的心坎中。
60年來,張家川縣委、縣政府團結和帶領33萬回漢人民,開拓創新,科學發展,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步入新世紀新階段,張家川圍繞建設全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示范縣,中國西部清真食品城,甘肅省精密鑄造產業化基地,隴東南畜牧大縣,關中—天水經濟區特色旅游區“五大目標定位”,堅持“舉特色旗、打民族牌、走富民路、建和諧縣”,堅持“依托天水、聯接平涼、融入關中、特色領先、乘勢發展”,全力實施項目帶動、科教興縣、趕超發展“三大戰略”,做強草食畜牧業、礦產業、民族加工業、商貿旅游業“四大產業”,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工商經濟發展、城鎮綜合開發、社會事業發展水平,走出了一條適合張家川富民強縣跨越式科學發展的新路子,經濟發展實現了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轉型,經濟結構實現了由傳統產業結構向現代產業結構的初步轉變,人民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到向基本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各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60年來,黨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全面實施,民族語言文字的普及和使用面不斷擴大,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和選拔力度不斷加大,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空前彰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進步。張家川回漢兒女以主人翁的姿態,昂首闊步地登上了歷史的嶄新舞臺。
60年風雨兼程,阿陽大地展新姿;60年碩果累累,回鄉兒女盡歡歌。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張家川人民已經走上了一條團結和諧,繁榮發展的道路,譜寫出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文化繁榮的壯美史詩。
阿陽正當年!圖大志,飛鴻篇。從氣勢磅礴的大秦嶺到神奇秀美的關山草原,從沐浴千載風雨的凰翔府城到水草豐美的秦非子牧馬灘,從日新月異的新城區建設到欣欣向榮的新農村居住點,從項目建設的強大推動到規模發展的皮毛加工、牛羊肉生產的民族產業,每一張宏偉的藍圖,都會讓阿陽大地涌動;今有“耕地梯田化、飲水安全化、道路網絡化、溝梁林帶化、耕作機械化、鄉村清潔化”連民心,今有縣城“雙十工程”、教育資源提升 “8+2”工程、工業“雙五工程”戰猶酣,今有農業“三區三園五帶”、 畜牧業特色優勢產業“四大工程”花正艷,每一次前行的腳步,都會讓回鄉人民躬身感恩。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和諧發展的勁風吹遍了回鄉大地,吹暖了阿陽兒女的心房。
阿陽正當時!往昔美,今更美。東峽俊,石峽秀,東峽石峽出平湖;云鳳山,小麥積,風光不遜江南岸;連五梁,渠子梁,安全飲水潤心田;大陽暖,川王平,麥花鄉里說豐年;劉堡潤,胡川澤,大棚蔬菜綠嫩鮮;平安行,閆家店,借船出海揚大帆;梁山高,最勝寒,梁山好漢走四方;馬關口,耕讀第,文化之鄉黃金堂;木河老,馬家塬,春秋戰國起風煙;龍山險,馬蹄疾,古街亭里好乘涼;張棉驛,最難忘,張騫自此出西域;馬鹿鳴,長寧樂,避暑山莊桃花源;恭門勇,創紀元,天平鐵路變通途;張家人,和為貴,大家聯誼一家親。
阿陽正當日!人勤早,天道酬。阿陽大騰飛,發展更是硬道理!能者上,平者下,庸者懶者把位讓。帶小家,聯大家,大小一家奔小康;走出去,請進來,親商惠商走天下;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全民創大業,阿陽不等閑!新阿陽,舊阿陽,新新舊舊又阿陽;金阿陽,銀阿陽,金銀不換真阿陽。
放歌阿陽,唱響心靈的祝福;舞動關山,打開騰飛的翅膀。
歌揚揚,舞翩翩;歌舞頌,慶華誕。
美麗的阿陽歷史悠久,美麗的阿陽民風淳樸;美麗的阿陽景色秀麗,美麗的阿陽資源富足。這是一片神奇古樸的土地,這是一副曠世絕美的畫卷,這里堪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間天堂。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回鄉文化,一枝獨秀。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在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相撞相融中,回鄉人民不僅創造了豐厚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絢麗多彩的回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伊斯蘭文化,獨特的回族民俗風情,歷經滄桑,韻味常新。大型音樂舞蹈史詩《關山月》,回漢團結一心,共建和諧家園,以其曲調悲愴優美,節奏舒緩纏綿,內容生動豐富,民族品味濃郁而倍受回漢人民的青睞,《關山月》作為回族民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彰顯回鄉歷史文化的絕美名片。付川小曲、張家川口弦、回族“花兒”等行進在非物質文化申遺的路上為之不遠;古街亭遺址、古秦亭遺址、馬家塬遺址、宣化岡拱北、南川道堂在文物遺存的懷抱里倍加珍貴;以關隴古道民俗文化旅游長廊為主體的“一條長廊”,以清真食品節、關山花兒會為載體的“兩大節會”,以關山云鳳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為主的草原生態旅游、宣化岡拱北為主的民族風情旅游、馬家塬戰國古墓為主的歷史文化旅游“三大品牌”,以民族團結示范基地、秦文化研究基地、回族民俗文化基地、伊斯蘭文化研究基地為平臺的“四大基地”,珠聯璧合,雄渾壯美,氣勢磅礴, 影響不凡。
舞動感恩的旋律,舞動祝福的旋律,舞動和諧的旋律,舞動憧憬的旋律。我們是英雄的阿陽人,我們是智慧的阿陽人,我們是善良的阿陽人,我們是勤勞的阿陽人,我們是阿陽歷史的見證者,我們是時代大潮中乘風破浪的開拓者。
春花秋月60載,一路風雨一路歌。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以回民族為主體的張家川人民,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風雨同舟,銳意進取,和睦相處,和諧發展,永葆全國和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的崇高榮譽,在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兩個共同”示范縣建設的陽光路上愈加自信。
祝福您的生日,璀璨的回鄉熱土;祝福您的生日,騰飛的阿陽大地。我們把纏綿的情思流于心弦,展開希望的翅膀,舞動深情的旋律,唱響時代的高歌,揚起理想的風帆,盡情表達33萬阿陽兒女獻給自治縣60華誕的深深祝福。我們歡慶,為阿陽大地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而高歌;我們雀躍,為自治縣6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而勁舞。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百舸爭流急。面對澎湃洶涌的時代大潮,勤勞智慧的張家川人民,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在傳承回鄉文化,弘揚回族文化的偉大實踐中,相見金色的七月,采擷芬芳的花兒,托起夢想的祝福,暢飲人生的豪放;相約山花爛漫的關山草原,讓我們為自治縣60華誕舉杯共慶;相聚神奇古樸的阿陽大地,讓我們為自治縣絢爛的明天放聲歌唱。
流水前波讓后波,長江后浪追前浪。今有科學發展觀,五大定位一線牽。跨越歷史的滄桑,承載時代的榮光,阿陽換新天,人民喜新顏。六十華誕,旭日東升,阿陽大地盡歡顏,阿陽明天更美好!
隨時了解最新穆斯林資訊、暢享正宗清真美食
獨具當地特色的分站,更權威更貼近生活
C.DU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