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現在擁有‘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清真美食之鄉’的美譽,清真產業已成為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富有生機活力的先導性產業。但由于缺乏資金扶持,寧夏清真產業遇到‘發展瓶頸’。”駐寧全國政協委員馬國權說。
近年來,我區提出“發揮民族優勢、打造民族品牌、發展民族產業”的戰略決策,加快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發展。目前全區從事清真食品生產、加工、經營的個體工商戶近3萬家,清真食品已進入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埃及等國家,我區也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HALAL認證機構達成了相互認證協議。“十一五”期間,我區清真食品工業年均增長20%以上,占全區食品工業的80%,全行業年工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初步形成以清真食品、清真餐飲和穆斯林用品為重點的現代清真產業集群,發展前景廣闊。
馬國權在調研中發現,我區大多數清真產業企業處于小規模的分散生產經營狀態,層次低、市場競爭力弱。此外,清真產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多,高科技產品少;加工型產品多,服務型產品少;一般產品多,新特產品、精品少。“自治區黨委、政府已經提出,要把寧夏打造成承接中國東部地區和阿拉伯國家的重要生產基地,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基地,成為中國面向阿拉伯國家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國家也已將中阿經貿論壇永久會址設在了寧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寧夏清真產業突破瓶頸迫在眉睫。”馬國權說。
馬國權建議,建立寧夏清真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形成支持清真產業發展的融資平臺和投資體系,有效提升清真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使清真產業成為我區特色優勢明顯、集群效應顯著、拉動支撐作用突出的支柱產業。(記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