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視4月6日《開卷八分鐘》,以下為文字實錄:
何亮亮:開卷八分鐘,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是在香港出版的一本書,書名叫做《走進中國穆斯林—西海固漫記》,作者是錢鈞華先生。
我們先有必要簡單的介紹一下錢鈞華先生,錢鈞華先生這本書其實是社會學的田野調查的一本杰作,只不過作者他不是專業的社會學家。他是一位記者,是一個作家,現在還在上海一個很大的媒體工作。但是他倒是社會學系畢業的,他寫過《女人國》,就是中國母系社會村落,還有《男人國》川藏邊境的原始部落漫記等等。但是這一本《走進中國穆斯林—西海固漫記》,我覺得應該是他最新也是最重要的著作。
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穆斯林也就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這些信徒就稱為穆斯林,穆斯林在全世界有15億之眾,中國的穆斯林有多少呢?沒有一個很權威的、很新的數據,據說至少有2000萬人,其實應該是遠遠不止。像我,我非常慚愧,我說我是在一個反宗教信仰的環境當中長大的,在我的少年和童年時代,但是慢慢的我開始改變了我對宗教的看法,特別是對那些有的真正自己信仰的人,我其實是非常尊敬的。我們知道在中國,中國有13億快14億人口了,13億人口當中,穆斯林當然還是一個少數,而且漢族基本上是沒有宗教信仰的,當然漢族里面有一部分人是信仰佛教或者是天主教或者是基督教還有道教等等。
漢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數量應該是很少,皈依了伊斯蘭教,所以人們普遍的對于穆斯林并不了解,所以本書作者可以說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他本人是一個漢族的作家,但是他愿意以一種謙卑的、理解的心情去接近中國的這批穆斯林,他走進中國穆斯林的最深層次,就是西海固,西海固是什么地方呢?前些時候我在開卷八分鐘里面介紹過張承志先生寫的《五色的異端》,張承志先生在上世紀90年代寫的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心靈史》,《心靈史》寫的就是西海固的穆斯林。
我想或許是因為張承志先生已經談到了,所以本書就沒有談到西海固的穆斯林,他們稱自己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就是真正的古伊斯蘭教,也就是正宗的伊斯蘭教。張承志先生,我記得在他的《心靈史》里面談到的,就是這一個教派它是發源于沙特阿拉伯,被稱為蘇菲教派,這個教派的人們為了堅持自己的信仰,比方說在清朝的時候曾經遭到了非常殘酷的屠殺,但是他們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在寧夏西海固這個地方被聯合國認為是不適合居住的地方,他們居住了幾百年,因為在這個地方他們受到干擾和影響比較小。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圖文并茂,作者因為他是出于一種友好的、善意的心情,他去接近這些穆斯林,所以穆斯林就對他敞開了心懷,所以很多記者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錢先生做到了,他深入西海固穆斯林的各個村莊,拍下了600多張照片,也記錄大量文字。本書的序言是由寧夏作家協會的主席叫做石舒清先生寫的,石舒清先生有這樣的話,他說他是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的初稿,他說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讓我一再感念的是,作者以那種一以貫之的情懷和認知的姿態,他沒有居高臨下,沒有隔靴搔癢,他最大限度的逼進來融進去,用的自己的一腔真心真意,他很容易的就敲開了一個民族閉鎖深久的大門,門開了,看到了要看的,寫出了所見的,我只能說對于一個回族村莊,對于伊斯蘭教和完整的回族生活,鈞華先生的筆可能還有沒有寫的地方,但是已經寫出的這些無疑都是真實的,因為真實我們覺得欣慰和踏實。我想石先生的說法應該是代表了所有錢先生采訪過的這些穆斯林,文章里面涉及的范圍是很廣泛的,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點,我們看到了西海固的這些穆斯林,一方面他們怎么樣堅守自己的信仰,一方面他們的日常生活又是怎么樣的。
然后我們知道從民族上來說,因為西海固的這些穆斯林,他們都是回族,所以作者里面有這樣的一部分,他還拍了一些照片說,他們可能有阿拉伯人血統,因為我們知道穆斯林他們念《可蘭經》,最正統的做法應該是用阿拉伯語來念的,因為伊斯蘭教是發源于沙特阿拉伯的,所以它的經文都是用阿拉伯語,所以要真正的學好這個《可蘭經》就得要學阿拉伯語,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回族的祖先有很多都是來自西域的,就是來自阿拉伯,來自波斯的,所以回族的祖先當中有阿拉伯人,所以現在回族的后人當中有一些人有阿拉伯的血統,甚至在長相,在人種特征上都與阿拉伯人的特點一樣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我想這是去過西北接觸過回民的人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印象。
作者也談到了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在西海固地區,清真寺比學校還要多,其實清真寺我們知道它在穆斯林,在培養他們的信仰,在完成他們信仰這方面是起著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獨一無二的作用,但是作者也注意到了,其實清真寺它起的作用,不僅是宗教的作用,它還有學校的功能。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沒有小學但是它有清真寺,結果這些小穆斯林,因為他們生下來就是穆斯林,他們在清真寺里面接受了他們初步的教育,所以這也是我們外界所難以想像的。
作者也談到割禮,割禮就是男性割包皮,其實男性割包皮在有些宗教里面都是一種必須的一種儀式,作者就注意到了,因為在中國,特別在西北在西海固這些地方,回民的生活還是比較困難的,衛生的條件也不是那么好,但是他們一代又一代的,他們非常坦然的男孩子小時候你就要割禮,而且如果你以城市人的眼光來看割禮的環境,并不夠衛生,但是他們毫無畏懼,把這個當做一種圣行,神圣的圣,當做一種圣行,而且他們可以非常坦然的跟你討論這件事情,因為這就是他們宗教生活很重要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