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上午10時,白丁、李曉嵐一行赴廣河縣,考察當地養牛示范點、萬畝玉米種植基地、宏良皮革、廣河經濟開發區等,廣河縣唐致文副縣長、畜牧局楊廷峰局長陪同考察。
買家巷鎮王家村農民牛羊飼養專業合作社是廣河縣聯戶養殖模式的重點示范點。2010年4月,在該村養殖戶馬福海的帶領下,成立了廣河縣王家牛羊飼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創辦了以繁殖及育肥為主的聯戶養殖示范點。
據介紹,今年該村以深入開展雙聯行動為契機,加大養殖小區的建設力度,成效明顯,目前占地26畝的王家養殖小區總投資950萬元,其中政府補助55萬元,協調貸款525萬元,入駐農戶達50戶。建成牛羊圈舍627間,修建青貯窖9000多方,存欄羊7200只,牛205頭,現共計出欄肉羊近2萬只,純收入達到300多萬元。
本網董事局主席白丁先生走進養殖小區,仔細問詢相關情況,并對這一合作社飼養模式表示肯定。



隨后,中國清真網一行在唐副縣長的帶領下,沿著廣河縣城的北山一路上去,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大山梁上,一層一層平整的梯田里,整整齊齊,齊刷刷長滿了清一色的玉米。
如此壯觀的萬畝玉米種植規模,令中國清真網一行發出驚嘆。唐副縣長告訴我們,廣河縣,如今已成為甘肅全省旱作農業適宜種植區全覆蓋“第一縣”。白丁主席建議,廣河應該積極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從發展養殖業和玉米深加工入手,推出一兩個惠及民生、帶動當地發展的大項目。
據介紹,近年來,廣河縣按照“年年都有新突破、年年都有新亮點、年年都有新提高”的推廣要求,把以旱作農業為主的春耕生產作為全年工作的“第一個硬仗”,抓部署、及早動手,抓責任、落實任務,抓進展、確保質量,全縣共完成覆膜32.08萬畝,其中秋覆膜3.61萬畝、頂凌覆膜28.47萬畝,占省州下達任務32萬畝的100.3%,占全州推廣任務100萬畝的近三分之一,成為全省實現適宜種植區全覆蓋的“第一縣”。



廣河經濟開發區是2006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的34個省級開發區之一。位于廣河縣東部,是臨夏州的東大門,地處廣通河與洮河的交匯處,水資源豐富。距省會蘭州57公里,蘭朗公路、康臨高速公路橫穿而過,交通便利。總面積約9.38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7.08平方公里,現已建成面積100公頃。
據介紹,開發區現入駐以皮革毛紡、金屬建材、水電能源、農副產品加工、清真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為主的各類企業30家,從業人員3300人。主要骨干企業有宏良公司、新民灘電站、雪峰公司、三佳塑料廠等。
開發區是典型的帶狀工業園區,形成“一軸、一帶、一核、四團、十區”的布局結構,即以臨排公路為軸線,以洮河沿岸為發展經濟帶,以核心服務區為中心,主要規劃有清真食品加工區、民族特需用品加工區、觀光高效農業區等。
唐副縣長告訴中國清真網一行:這里是蘭州都市圈南部洮河沿岸工業走廊的重要節點之一;蘭州外溢產業的承接基地;廣河工業集聚的重要載體。
將力爭于2020年建成開發休閑旅游區和觀光高效農業區,形成以皮革加工、毛紡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金屬加工、清真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加工為主,集生產、生活、商貿、娛樂于一體的具有民族經濟特色的現代化生態工業園區。
其中清真食品加工區主要包含清真食品系列加工、清真牛羊肉加工、蔬菜系列加工等,民族特需用品加工區主要包含穆斯林特需品、裝飾品、工藝品為主。
可以預期,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是一個以皮革加工、毛紡加工、農副產品加工、金屬加工、清真食品加工和民族特需用品加工為主,以水電開發、商貿居住、休閑旅游觀光高效農業為輔,集生產、生活、商貿、旅游于一體的具有民族經濟特色的生態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