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學習宗教政策法規
來源:
時間:2012-09-18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二年,也是宗教工作系統“六五”普法規劃組織實施階段的啟動之年。為了進一步推動普法工作的深入開展,提高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根據國宗發[2011]30號文件《全國宗教工作系統法制宣傳教育第六個五年規劃》的統一部署和2012年國家宗教事務局工作要點的安排,國家宗教事務局決定從2012年起,在全國宗教界開展“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很有必要。
1、學法有助于完善和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知識是現代知識體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國家的法律是社會主義法律,社會主義法律本質上與社會主義道德是相一致的,因此,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普法應該是當代中國穆斯林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了解我國各種法律知識,了解各種法律法規對于人們社會行為的規范作用,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有助于完善和優化我們的知識結構,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人類社會為什么會有宗教?人們為什么要信仰宗教?答案歷來不一。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宗教就是勸善戒惡的。千百年來,總有人反對,詛咒,批判宗教,力圖消滅宗教。但是,直到今天,宗教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還有了很大發展。“宗教是勸善戒惡的”。勸善戒惡,就是要人們都做好人,不要做壞人,都做好事,不要做壞事。這樣的宗教當然不會滅絕,當然會有自己信眾的。我們伊斯蘭教就是如此。她歷經艱難曲折,卻越來越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宗教之一。先知穆罕默德說:“我的使命就是要完美人類的道德。”這就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信仰伊斯蘭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做一名有道德、有修養、有益于社會進步的高尚之人。
要想提升自己的道德,就要學習。學習,是人生存必需的條件,倘若一個人僅僅滿足于溫飽,滿足于物質享受,而廢弛于學習、廢弛于精神煉獄,那么,他只能算是“茍活”——沒有生活質量地打發日子。這樣的人,永遠無法走近真理,以真理清心明志,棄惡揚善,使自己“永葆童心”。身為一名有信仰的穆斯林,應該具有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自覺擔負起“真主代治者”的責任,而不應該茍活于人世間,對社會毫無任何積極的貢獻。學習,是主命,是圣訓,是我們每一個穆斯林終生的責任與義務。但是,學習不是作秀,不是為了炫耀,不是為了能在眾人面前夸夸其談、大出風頭、博得喝彩。作為一名從事教務工作的阿訇而言,我以為尤其是這樣。我們不僅要認真讀經、學經、誦經,而且要學法、知法、懂法,不斷完善和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全面了解社會。
古往今來,世界上的宗教有千千萬萬,其中有主張出世的,有主張入世的,也有主張兩世兼顧的。我們所信仰的伊斯蘭教是一種入世的宗教,是一種追求兩世吉慶的宗教。人的一生是很短促的,而我們所處的世界又是很復雜的,面對著復雜的世界、復雜的社會、復雜的人生,正確地認識社會,融入社會,成為社會中一份積極的健康的力量,當好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在建設家園、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實現我們自身的進步與升華,為實現全人類的“兩世吉慶”而努力奮斗。人們的正確思想認識不會自發地產生,它需要人們在生活與生產的實踐中不斷學習。這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句話:“學習,是人生存必需的條件”。不學習,無以立。
法律法規是國家對人們各種社會行為的規范,它以規范的形式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社會提倡的、鼓勵的、允許的,哪些行為則是社會不提倡、不鼓勵、不允許的,是不合法的、是注定在社會上要碰壁的,要遭到譴責的,要予以懲罰的。這些法律知識是現代知識體系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對這些法律知識的學習,人們就能清楚地認識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是符合社會道德的,什么樣的行為是錯誤的、不符合社會道德的,并進而以之正己祛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會發展進步的人。
學好了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我們的眼睛就亮了,就會形成“一道光芒”,就能夠分辨出光明與黑暗、是與非、對與錯。在這樣的基礎上去實現自我價值,自己才可能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也才會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給他人帶去快樂,給社會帶去祥和。
2、學法有助于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國家的重要標志。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歷史發展的必然。從人治走向法治,是一場偉大的變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全體公民不斷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自覺地遵守法律,依法律己,依法辦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要求各種社會主體都必須依法辦事,正確行使各項權利,履行各項義務,堅持權利與義務的統一,維護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法律意識是當代宗教教職人員和廣大信教群眾應該具備的基本意識,知法守法是我們從事各種教務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宗教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宗教活動不得妨礙社會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宗教信仰者必須正確處理宗教規范與國家法律的關系。要達到這個要求,前提就是要知法、懂法。因此,學習法律就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任務。
我們都是有著伊斯蘭教信仰的教民,應該遵守教法規定,依照教法教律去過宗教生活,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利;與此同時,我們也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包括宗教生活在內的一切生活和生產實踐都必須在憲法和各項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在我們這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國家,沒有任何一個組織和個人具有超越憲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此,我們每一個穆斯林都應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想。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很好的民族政策,在很多方面對我們少數民族有優待和照顧。于是有些人就產生了錯覺,產生了誤會,誤以為別人怕我們,不敢惹我們。
更不像話的是當有犯罪分子打著伊斯蘭教的旗號進行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出賣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罪惡活動的時候,一些穆斯林糊里糊涂地跟著敵對勢力走,誤上賊船,黑白不分,是非不辨,參與他們的打砸搶燒殺犯罪活動。
宗教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無論是教職人員還是普通信教群眾,都是宗教的載體,其言行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著這種宗教的基本立場和態度。特別是我們的阿訇、伊瑪目以及伊斯蘭教協會的工作人員,作為伊斯蘭教的代表人物,常常成為一定范圍內的公眾人物。因此,我們這些阿訇、伊瑪目和伊協工作人員的言談舉止,不僅會對一些具體的事情產生比較重大的影響,而且有著為人表率和示范社會的意義。這些伊斯蘭教界代表人士如果能夠通過自己的言行表現出遵紀守法、公正廉明、樂善好施、包容厚德等美好的一面,會對眾多穆斯林群眾以及社會上很多人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的、良性的影響,從而使人們能夠正確認識我們的伊斯蘭教真諦,進而使人們對于伊斯蘭教產生更加美好的印象。反之,不僅其個人被人家看不起,而且會給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宗教都帶來負面影響。
3、學法有助于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知法、懂法是公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基本前提。法律與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是息息相關的,它規定了公民的各項人身權利、民主權利、財產權利以及請求法律保護的權利,請求法律保護的途徑和程序,違反法律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等等。社會是復雜的,對于宗教界以及廣大信教群眾的侵權行為是經常發生的,這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應該清楚自己究竟享有哪些合法權利?有哪些對于我們來講是屬于侵權行為的?遇到侵權行為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法律途徑和程序來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現在一些人特別愛講自由。要求自由,當然無可非議。當年我們的前輩跟著共產黨鬧革命,就是為了給全國人民爭民主、爭自由、爭人權。宗教信仰自由屬于人權的基本內容,我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已經通過我國的憲法以及一系列法律法規得到確認并保障實施。這與相關的國際法是一致的,相關國際法規范要求所有國家都應致力于依法禁止任何歧視宗教的行為,應采取一切適當的措施,反對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不容忍和歧視現象。與此同時,相關國際法還要求,任何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的主張,構成煽動、敵視或強暴者,應以法律加以禁止。這就告訴我們,自由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自由,任何人的自由都必須受到相關法律的制約。無論什么人,打著宗教的旗號從事危害社會利益、人民利益、國家利益的活動,都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在我國刑法中有關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專門條款,其中包括“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等等。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如果我們能夠認真學習了這些法律,掌握了這些法律,運用這些法律來維護我們穆斯林自身的合法權益,不是比使用鬧事的辦法、以違法對違法的辦法更有效嗎?
4、學法有助于在教職生涯中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新的形勢下,盡管我國宗教領域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對社會和諧穩定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從總的方面來看,我國宗教的積極面是在不斷擴大的,其積極正面的社會作用是在不斷增強的。因此,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要“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積極作用”;十七大提出,要“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十七屆六中全會又提出,要“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這些重要論斷的提出,既是黨對我國宗教界和廣大信教群眾的信任,也是黨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希望通過正面的引導,使宗教自覺地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在祖國社會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和諧等各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堅定不移地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道路。
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我國宗教發展的正確方向。只有堅持這個方向,我們的伊斯蘭教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作為一名教職人員,如何帶領廣大穆斯林群眾堅持這個方向,堅持這條道路,不斷地促進我們的伊斯倆目教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這是我們每一位阿訇、每一位教職人員教務活動及社會活動中一項長期的、重要的任務。
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我們放棄信仰,而是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擁護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各項方針政策;要求我們從事的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服從和服務于民族的整體利益;要求我們對宗教教義作出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闡釋;要求我們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打著宗教旗號進行危害祖國和人民利益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祖國統一多作貢獻。
歷史發展到今天,宗教不僅未因科學的飛躍發展而趨于消逝,相反,隨著蘇聯與東歐各國的解體,世界政治、價值取向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它更以越來越多的信仰者及各種新的形態愈加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社會生活,其影響涉及社會政治、思想、文化、經濟、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在當今世界60多億人口中,起碼有五分之四的人分別信仰不同的宗教,有些國家和民族幾乎無一不是宗教信仰者。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教繼續對當代文學、藝術、哲學、美學、語言學乃至各類學科進行滲透,在當代文化史上保持著它特有的風采和魅力。當代宗教的活躍,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特別是在現階段的社會主義中國,宗教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影響,對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及文化繁榮的作用與影響,已經引起有識之士的高度重視。因此,無論是從歷史學的角度看,還是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宗教能否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如何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都是我們必須密切關注、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如果通過積極、正確、有效的引導,我國各種宗教能夠與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其應有的、積極的社會作用,它們就可以不斷地與時俱進,實現其健康有序的發展;反之,就有可能落后于時代,落后于形勢,或者被人利用,偏離宗教的真精神,不僅對社會造成危害,同時也損害著宗教自身的聲譽,最終折戟沉沙,自絕于社會。
中國向何處去,中國宗教向何處去,中國伊斯蘭教向何處去?要正確解決這些問題,別無他法,只能依靠學習與思考。學習什么?第一,學習一些歷史,包括中國歷史和中國伊斯蘭教史,都應該學習。學習了這些歷史并經過認真地、實事求是地思考,就可以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都是在幾十年的歷史進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90多年來,我們各族穆斯林前輩們,始終與黨同心同行,一直走到今天,這是我們的光榮,也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進程中,我們的祖國才變得如此強大,我們的人民才變得如此富裕,我們的伊斯蘭教才有了如此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第二,應該學習一些法律法規,明辨是非曲直,知法懂法守法。這樣,我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認真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就不會傻乎乎地跟著別人瞎折騰,聽任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慫恿和擺布,在政治上犯迷糊,就會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會將我們所信仰的伊斯蘭教引向更加健康發展的快行道。
5、學法有助于在工作中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一個宗教,其健康有序的發展都需要以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前提。因此,我們說社會穩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永恒前提。但是,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不穩定是社會轉型期必然要承受的代價之一。宗教的復雜性告訴我們,宗教方面的很多矛盾糾紛本身就有偶然性、突發性的特點,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使宗教方面矛盾糾紛的偶然性、突發性進一步增大。
誘發宗教方面矛盾糾紛的因素很多:刺激與傷害民族、宗教感情的出版物;宗教政策落實不到位而遺留的一些老大難問題;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宗教相關法制不健全;貫徹執行法律、政策出現偏差或工作不到位;民族問題、教育問題、婚姻問題、社會不公問題等其它社會矛盾問題反映到宗教方面;宗教內部的教派分化、紛爭或爭權奪利;宗教上層脫離群眾,壓制群眾,引發信教群眾的不滿與反抗;一些別有用心的極端分子歪曲宗教真諦,散布歪理邪說,打著宗教旗號從事民族分裂活動、恐怖活動和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和破壞等等。從表現形式上看,既有合法的,也有違法和非法的,如逐級上告,集體上訪,游行示威,群體性械斗或其它違法事件、暴力恐怖事件等。宗教方面矛盾糾紛的頻繁發生,是社會轉型時期誘發的社會矛盾在宗教領域的反映。
最后,再提兩點要求:
第一,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社會穩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通過學習,自覺遵守法律,維護法律尊嚴,是每一個公民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我們各級宗教領袖肩負著與一般普通公民不同的責任,那就是要引導和帶領廣大信教群眾共同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不僅要維護宗教領域的穩定與和諧,還要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因此,我們學法的任務就要比其他公民更大些,或者說我們就更應該率先學好法,作一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普法的模范。
第二,各級伊斯蘭教團體組織的領袖們應該牢記自己的責任,在純正信仰上狠下功夫,在全心全意為穆斯林群眾服務上狠下功夫,一時一刻也不脫離群眾;要從根本上抵制各種誘惑,排除一切干擾,堅守心中的伊瑪尼,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伊瑪目。要想做到這一點,還是要加強自身的學習與改造,像王靜齋、馬松亭、陳克禮、龐士謙以及那些前輩老人家們那樣,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經訓,學歷史,學法律,學政策,學文化,學科學。用人類創造的一切知識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充實我們的心靈,純正我們的信仰,升華我們的思想境界。先知穆罕默德教導我們說:“學習,從搖籃到墳墓。”就是說,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永不滿足,永不停步。學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才會更加勤奮、刻苦、不倦地學習,戒驕戒躁,以學養德,固守美好的精神家園。如果我們的每一位阿訇都能這樣學習與進步,那么,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教門,就一定會有非常光明的前程。如此,則祖國幸甚,人民幸甚,民族幸甚,我們的教門幸甚!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