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文字幕经典三级丨国内偷窥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丨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丨亚洲一二区制服无码中字丨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最新資訊:
Duost News
國內 國際 公司 人物 視頻 伊朗華語臺
歷史人物
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回顧

一代經師、哲人達浦生與他的代表作《伊斯蘭六書》

來源:中國清真網 時間:2013-01-21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一代經師、哲人達浦生與他的代表作《伊斯蘭六書》
北京 謝景懿 /文
\\ 達浦生阿訇著作

    達浦生阿訇是現代中國伊斯蘭教著名學者、著名經師、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與王靜齋、哈德成、馬松亭并稱“四大阿訇”。 他的一生和他的代表作《伊斯蘭六書》不僅在伊斯蘭教的研究上成果豐厚、獨樹一幟,其高尚的愛國情操、不凡的個人修持影響也是極為深遠。
覺 時代賦予使命
   達浦生先生原名鳳軒經名奴爾·穆罕默德,于1874年降生在江蘇六合縣的一個六輩阿訇的世家,7歲入蒙館習漢字;10歲進六合南寺義學,接受寺院教育。17歲,赴南京常巷清真寺,專攻阿拉伯文、波斯文及伊斯蘭教經典、教義。1894年,投學北京牛街禮拜寺著名大阿訇王寬,進一步深造。深受王浩然阿訇開明進步的思想影響,對王阿訇的積極開展伊斯蘭教育,立足伊斯蘭教中國化、本土化的觀點全盤接受,這為他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年后,穿衣掛幛,正式成為一名阿訇。 真主造化令他此時降世于江南金陵學派教門之家,其意深遠;真主賜他阿漢兼通、聰明睿智,年輕而有遠見,穩行而有迫力,現實的巨變,老師的言傳身教投射出的思想,無疑啟迪與感召著年輕的達浦生,使他逐漸醒悟并逐步認識到欲使國家強盛,民族興旺,民眾的教育非常重要。
   1899 年,英發煥發、頭戴臺思嗒的青年達浦生帶著復興回族文化教育事業、實踐恩師王浩然阿訇關于回族、文化教育的宏愿回到了家鄉六合任阿訇。,創建了六合回民廣益小學,這是達浦生第一次實踐自己的新式教育思想,最初入步入社會的第一件事業。
1905 年,因王寬阿訇出國朝覲并考察他國教育,達浦生被恩師召至牛街禮拜寺任代理伊瑪目。1907 年王寬阿訇朝覲并考察各國教育完畢歸國,為完成夙愿,努力糾合紳矜,創清真兩等小學堂于牛街禮拜寺之后院,起造講舍,組織‘回文師范學堂’使六合達浦生主之,改良教法,增訂課程,經學中兼習漢文及科學,這一實踐開創了伊斯蘭教新型教育與漢文化教育相結合的點發,為以后各地的新式回民教育奠定了基礎,達浦生阿訇的能力有機會在第一線上得以鍛煉。在這個時期,達浦生的名字與王寬的名字,與新式伊斯蘭教文化教育運動是緊密聯在一起的,在我回教民間,素有“南達北馬”(“南達”指南京達浦生,“北馬”指北京馬善亭)之說,以此贊揚為近代中國新式伊斯蘭教育局面的形成、為伊斯蘭教中國化做出了積極貢獻的王浩然阿訇和他的兩個大弟子。。
                                           勇 擔當體現責任
    步入青壯年的達浦生阿訇德才兼備、阿漢兼通、老成持重,威望日增。這一人才被慧眼伯樂——當時著名穆斯林學者馬鄰翼發現。1912年至1917年,達浦生隨甘肅提學使馬鄰翼赴西北指導省辦回民教育。他在任期間,遍訪甘、寧、青三省的數十個縣區,尚德、崇德、明德等一批新式回民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地興建起來。 
    開明阿訇、新式阿訇有適應社會發展之本領。辦學資金匱乏,須努力籌劃,達浦生阿訇1921年至1928年在教務、公務之余開始涉獵進出口貿易事宜。達浦生受聘于上海協興民營進出口貿易公司,與上海商界知名人士、幾位河南籍穆斯林、哈德成等眾多阿訇一道;旨在為籌集興學資金,振興上海伊斯蘭文化教育事業,以商養文促教。為進一步促進中外穆斯林經濟文化交流,在公司資助下,達浦生阿訇于1921年出國。他遍訪印度、東南亞、中東各國,邊經商籌資,邊學習、考察伊斯蘭教育,與各地伊斯蘭學者講經論道,學習烏爾都語、英語等。后來,達浦生在回憶這段經歷時曾寫道:“余嘗數游埃及、阿拉伯、印度等國,觀乎彼邦伊斯蘭教之精神,心有感焉。對于吾教真諦,每思有所著述,以為宣道傳教之助。”可見這次出國經商和文化教育考察,確實使達浦生眼界大開,心有所感,為伊斯蘭教在中國宣道傳教之決心更加堅定了。 
    1918年,四十四歲的達浦生回國任上海福佑路清真寺教長。是年,中國回教學會興辦上海伊斯蘭師范學校,由達浦生阿訇出任校長。這是一家具有深遠影響的新型伊斯蘭學校。它以“養成傳道著述,翻譯阿、波文書籍,教授阿、波文之人才”為宗旨。許多知名的中外專家、學者、阿訇在校任教:買俊三阿訇講認主學、修辭學、《古蘭經》音韻學;馬以愚先生授國文、《孟子》、《通鑒綱目》;沙善余、伍特公、楊稼山等授英語等課;此外,江南著名漢語文學者金煦生、青年歷史學家傅統先、埃及亞歷山大大學穆罕默德·卡米萊學士、曾任英國駐上海領館領事的印度籍埃及文科大學畢業生法都里依倆希先生等,也都先后在該校任教。教學內容方面,學校強調進行中、阿、波、英文的“四文”教育;在傳授各種宗教課程的基礎上,增設數學、地理、歷史、教育學、哲學、體育和科學文化等課程;齋月期間,學生還要到各寺應聘,進行宣教實踐活動及上海穆斯林各項社會活動。建10年間,共招4屆學生,每屆三年,畢業學生60余人,其中有兩屆6名高材生馬堅、金志晏、定仲明、胡恩鈞、馬有連、林興智等被校方派遣至埃及愛資哈爾大學深造。上海伊斯蘭師范學校成為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知識與宗教學識的中國伊斯蘭教界骨干力量的搖籃,其中身為校長的達浦生大阿訇功不可沒,名垂青史。他以其革新經堂教育的思想與哈德成等先達一道,將中國新型的伊斯蘭教育事業推上了一個新階段。
1929年,五十五歲的達阿訇積三十余年辦學之經驗,思考多年的組織社會團體,宣傳伊斯蘭教的問題找到了解決的機會。上海回教研究會正在籌備中,達浦生阿訇熱情支持這一新生事物,與哈德成、哈少夫一起擔任研究社的指導員。與此同時,他又與伍特公等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回教公會。這是以培養阿訇、廣設學校、創立醫院與圖書館等為己任的上海伊斯蘭教又一個文化教育團體。它以發揚伊斯蘭教正義,振興穆斯林平民教育,“協助完成(孫中山)先總理已始未竟之功,團結教徒輔助國家”為宗旨,制定了五項工作大綱:(1)造就優良阿訇,以發揚回教正義,砥礪道德;(2)廣設學校,以振興平民教育,啟牖民智;(3)興辦職業教育,以厚回民生活;(4)延請名人講演,以實施公民訓練;(5)創設醫院、圖書館,以培植教民之身體、心靈。這其中的“承孫總理遺志”、“振興平民教育”、“厚實回民生活”“培植教民身心”的理論是何等的與當時的中國社會相結合,中國伊斯蘭教也承擔并參與著社會教育啊!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作為該會創始人及執行委員之一的達浦生大阿訇愛國愛教愛民族之思想與實踐,已深深印在各族穆斯林的心中。 
     身為社會活動家的達浦生阿訇注意觀察社會動態,維護我伊斯蘭權益,義正詞嚴據理力爭地解決了1932年9月、10月,上海先后發生了《南華文藝》與“北新書局”兩大侮教案,對國民黨政府言而無信、推行大漢族主義、侵害少數民族權益的嘴臉予以抨擊和痛斥。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上海“八一三事變”后,達浦生大阿訇以滿腔的愛國熱忱,積極聯絡回族士紳,籌建了浙江路回教難民所、蒲柏路(今太倉路)回教難民收容所,接濟受難教胞千余人。12月29日,達浦生乘船只身出國,赴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中東伊斯蘭國家和印度,進行抗日外交宣傳活動。在埃及,他用阿文撰寫了《告世界回教同胞書》,揭露60余年來日寇侵華的一系列罪惡事實,介紹中國人民英勇抗敵的情況,號召世界各國穆斯林兄弟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引起中東各國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支持。在印度,他將該文譯成烏爾都文予以發表,并拜會了巴基斯坦之父穆罕默德·真納,向當地上萬名群眾先后作了9次演講,為我國抗戰爭取國際輿論支持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1938年8月回國后,他受到蔣介石接見。他向蔣提議,希望政府幫助在大后方恢復上海伊斯蘭師范學校。迫于形勢與達阿訇的崇高聲望,蔣介石同意由教育部撥款遷校費用,遷上海伊師至甘肅平涼,并按月由西北行署撥發學校日常開支。更校名為“私立平涼隴東師范學校”(1941年又改稱“國立隴東師范學校”),達浦生親任校長。該校招收西北地區及河南、武漢等地失學回族學生約140余人。 這期間,達校長親臨課堂講授他潛心編寫、修訂的講義《伊斯蘭教義》,達校長目光長遠,用心良苦,講義綱目分明,構思縝密,使累積多年的對中國伊斯蘭教教義學、回回理學的真諦之理解,得到了書寫成章的機會,為完成一部專著大業開始積存文稿。
                                  竭 詮釋伊斯蘭精神 
 
     達浦生校長平素辛苦過度、積勞成疾,1942年辭校長職,赴重慶養病,空閑時竭盡全力補充修改、整理《伊斯蘭教義》,于1945年脫稿。新中國成立后的幾年間,利用閑暇時間,結合國家國家經濟和文化發展,又對手稿進行了修調整合加工潤色,直至1955年才正式成書,此即2003年正式出版的《伊斯蘭六書》。這部著作被譽為“匯通中阿,潤物無聲”的佳作,全面、系統地闡述伊斯蘭教義、教法、教理以及穆斯林個人攻修的伊斯蘭學術力作,是我國廣大穆斯林閱讀經典的一部重要的漢文著作。
     該書由六卷組成,故名《六書》。卷一寫認主認圣,說明伊斯蘭的根本;卷二寫隱形精微之物,說明伊斯蘭的宗旨;卷三寫信、行、誠、知,說明伊斯蘭教是以“天人合德”、“信行合一”、“兩世并重”、“表里同歸”為的中心的宗教;卷四寫伊斯蘭的儀式,說明穆斯林的天命功課,從伊斯蘭教教義的基本原則出發,結合中國穆斯林所處的文化環境,系統地闡述了伊斯蘭教的人道觀的道德原則和具體內容,并將伊斯蘭教的天道觀與人道觀結合起來,構建了即堅持伊斯蘭教基本原則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以 “善”為核心,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伊斯蘭教人道觀;卷五寫伊斯蘭真理,批駁異端邪說;澄清異說亂真的謬誤;卷六寫宗教與科學相輔為用,說明科學確能協助闡明宗教哲理。與明清以來的漢文伊斯蘭著作相比,《六書》不僅全面地介紹了伊斯蘭的內容,而且鮮明地以與時俱進的精神解釋了伊斯蘭的真諦。從《伊斯蘭六書》曲折的完書過程可以看見達浦生先生堅定的意志,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以及對于促進中國伊斯蘭教發展所執著不息的頑強信念。該書脫稿后,因種種原因,始終未能付梓印行,是有因種種原因的,讀者們期待著早日捧讀這一精品。
    《伊斯蘭六書》是一部極富中國特色的伊斯蘭教力作,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標志著近現代中國伊斯蘭教學術文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1995年,《中國穆斯林》開始連續刊發達老這一代表作,以“緬懷這位德高望重、愛國愛教的學者”。 2003年該書正式出版。達浦生阿訇的《伊斯蘭六書》是一部二十一世紀初出版的鼑級卓著,是一部離我們最近的以國學詮釋伊斯蘭教的優秀讀本。達阿訇以國學講經學,使國人中的非穆斯林了解伊斯蘭、敬慕伊斯蘭,使國人中的穆斯林,遵循伊斯蘭,捍衛伊斯蘭。他的一生不僅在伊斯蘭教的研究上成果豐厚、獨樹一幟,其高尚的愛國情操、不凡的個人修持也是影響深遠。該書作為達先生在新時代、新環境下論述伊斯蘭教義、教理和教制的專著,集中體現了達浦生先生的宗教思想。它不僅是對伊斯蘭教在中國一以貫之的學術源流的繼承與發揚,更是填補了新時期研究伊斯蘭。推動伊斯蘭發展的需要,這對推行中國伊斯蘭教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通覽達浦生阿訇筆下詮釋的伊斯蘭精神,可從以下“四觀”展現:
    1、誠信觀
    達阿訇所言:伊斯蘭教之根本,即“教人信仰真主之實有,且 獨一無二;教人信仰穆罕默德圣人為圣及其使命。”達浦生先生引用伊斯蘭宇宙觀、經訓及大自然萬千之物體及其變幻分別講述“教人信主證主之道”和“教人信圣證圣之理” ,而后推出“證主證圣兩事一理”。指出“能信主即能信圣,能確證真主,即能確證圣人。但證主者,是以有形證無形;證圣者,是以無形證有形。無形者真主也,有形者圣人也。夫以有形證無形,是窮理格物之學也,以無形證有形,是誠意篤信之學也。斯二者,為吾伊斯蘭根本實學。”
    真主造人,特賦予理智,專為認己身,因己身自有可貴者在,可貴者何?即保持本身至上之品格是也。如穆圣云:“認識己身者,確能認識真主”, ……以上所講的是:參悟萬物和明心見性以認真主,“明心見性“出自佛教禪宗,為宋明陸、王心學(陸:南宋陸九淵;王:明中葉王陽明;心學:主張: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即理,心即道,心即物。)所發揮,這里借用“明心見性”來解說“認己而知主”、即“我從那里來,又到那里去”的內容。
    達阿訇認為:堅持信仰。信仰既伊瑪尼。“伊瑪尼之完全,端在體行信源六德——信真主、信天使、信經典、信列圣、信后世、信前定。蓋信真主,則心存敬畏;信天使,則不敢自欺;信經典,則有所依據;信列圣,則有所遵循;信后世,則知果報;信前定,則知數也。能敬畏者,必能戒慎恐懼;能不欺者,必遇事忠誠;能依經者,言必忠信;能遵圣者,行必篤敬;能知報者,必不敢為非;能知數者,必能盡人事以待天命,如此,伊瑪尼全也。”(《六書》P64)
    信仰,是穆斯林的立身之本,行動之根。“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一個信仰堅定的人,必定是一個善良正直的人,是一個幸福快樂的人。信仰催開人生幸福之花,豐蔚之果。而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定如水中浮萍,居無定根;或如斷線風箏,漂浮不定。 堅持信仰,篤信實行,方能把握航向,純正人生!
   2、篤行觀
   在《六書》卷四中講到:天道五功,人道十一責。  達浦生阿訇著重指出, “盡天道”、“誠順真主”, 必須堅持履行“ 念、禮、齋、課、朝”五項功課, 因為它是“主命”, 是體現信仰、堅定信仰、完善信仰、磨煉意志、培養對安拉敬畏之心的基本教規和制度, 也是每一個穆斯林必須遵守的義務。穆斯林只有謹守“五功”才能見到“天地之光”——真主。達浦生認為, 天地萬事萬物是真主本身含有的自然之美妙在大自然中的顯現, 沒有一個不是盡善盡美的。人誠順真主, 必須要修天道五功。在這里, 達浦生告誡穆斯林, 圣教五功, 就是要求廣大穆斯林一定要虔誠地修煉德、性、心、身, 從而明了天光之美妙。可見, 念、禮、齋、課、朝等五功, 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 是支撐伊斯蘭教信仰的基石,是穆斯林在社會生活中遵循“正道”、“修身養性”和完善社會道德的基礎。因此, 只有履行天命五功、盡天道, 才能更好地實踐“善行”。
    以“善”為核心的人道十一責,是在介廉巴巴的“人道五典”的基礎上做了細說,這一貢獻是卓著的。達浦生阿訇是這樣解釋的: 既然人都是真主造化的,人人都是真主大家庭中的一員, 那么, 人與人之間就不應互相仇視、互相傷害,而應當互相同情、互相憐憫、相親相愛, 實行人道主義。《古蘭經》說, “歸順真主, 而且行善者, 將在主那里享受報酬, 他們將來沒有恐懼, 也沒有憂愁。”(2:62)伊斯蘭教強調人不僅要誠順真主, 而且要“與人行善”。達阿訇認為, 作為廣大穆斯林既要修天道, 也要修人道,兩者不可偏廢。穆斯林的道德品質、道德面貌、道德修養關系到他的信仰是否虔誠、純正, 而他的道德狀況又會在其日常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中表現出來。所以, 道德水平是衡量一個穆斯林的宗教素質的一項重要標準。《古蘭經》指出: “正義是信真主, 信末日, 信天神, 信天經, 信先知, 并將所愛的財產施濟親戚、孤兒、貧民、旅客、乞丐和贖取奴隸, 并謹守拜功, 完納天課, 履行約言, 忍受貧困、患難和戰爭。”(2:177)達浦生阿訇在論述人道時談到了人的十一種責任,分為家庭人道和社會人道,均論述人與人的關系, 其核心內容“善”。他是這樣解釋的:家庭人道因善而“和諧”。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是社會的細胞。穆斯林社會要團結、和諧、繁榮和長治久安, 必須從家庭做起, 因為能理家道, 方能使長幼有序, 親朋相近, 治國有道。欲治國, 先理家。夫婦互為之責, “夫道以建, 婦道以順”。丈夫應該維持家庭的生計, 妻子應該操持家政, 為丈夫分擔煩憂。夫愛妻敬, 相互幫助, 才能成其為美好家庭, 實現穆斯林社會的團結與和諧。父慈子孝的父子之責。雙親愛我,我愛雙親。“愛近賢學”就是說人不能游手好閑, 愚而不學, 應該以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求自己, 激勵自己, 天長日久便可成為有道之人, 才能更好地孝順雙親。互助于善與德的兄弟之責。兄弟之道, 伊斯蘭教主張相互幫助。兄弟間一定要團結。穆圣說: “兄弟同本之枝, 并蒂之果, 能無和乎?”以上為家庭三責。 要做到夫愛妻敬、父慈子孝、兄弟間情同手足, 家庭人道就會因“善”而“和諧”,穆斯林社會才能團結、和諧和進步。
   社會人道因“善”而互信、互愛。達浦生阿訇認為,:善行是提高自身價值、品位并有利于他人與社會的美好行為。它有三個層次的內涵。最低要求要做到:泛愛眾人, 幫助孤寡殘疾, 善待鄰里、朋友等。其次要求社會上一般人要做好事。也就是出于惻隱之心, 慷慨解囊, 賑濟貧困。廣大穆斯林除了按照規定完納天課外, 還要根據實際情況, 隨時隨地拿出一部分財物, 施給孤兒、貧民、旅客等不幸者、乞求者。強調要求那些有知識、技能的人, 應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幫助他人擺脫貧困與愚昧, 這如同施濟他人錢財一樣, 真主會升高他的品位, 他也會得到安拉的報償。
  達浦生認為, 對于朋友之道, 應提倡忠信, 盡責為忠, 誠實為信。如果朋友忠信兩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那么就可視其為良友、益友。人如果有良友, 在今世能夠完善自己的品德, 在后世能夠解除禍患, 從而獲得兩世幸福;善待眾人的眾庶之責。達浦生認為, 富有者應該體悟真主的仁慈, 將真主賜予我們的, 再轉贈給貧困的教胞, 這既是報答真主, 盡了天道, 又是善待他人, 盡了人道。對于孤兒, 達浦生認為, 無論孤兒與自己有無關系, 只要自己有能力, 就應該領養他, 并給他們不倦教誨, 對待他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 這樣的領養者功德無量。對于貧乏之人。達浦生認為,有能力的人一定要有慈悲情懷, 為他們提供衣、食、住等生存條件。這樣給予者是盡了天道、人道, 而受之者也應該不忘其主之德, 應時時祈禱;對于旅客,達浦生認為, 因旅行而處于困頓之中的人, 舉目無親, 家中縱然富有, 也因路遠而無助。有經濟能力的人應該體悟到真主之仁慈, 資助他一些旅費, 不論他是否同教教胞, 均應免其異鄉落魄之苦;乞丐大多是沒有謀生能力的依賴他人施舍救濟的人。這種人是人世間的弱者, 有能力的人應該量力而行, 給予適當幫助, 不要呵斥他們。因為富有者的資產中, 也有貧困者應得之份——天課。善待鄰居。達浦生也非常重視鄰里關系, 認為它是人道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善待鄰居, 已是成為穆斯林的先決條件。  
    綜上所述, 達浦生認為“善”是伊斯蘭教倫理規范的核心, 夫妻因“善”而和諧, 父子因“善”而知孝悌, 兄弟因“善”而知相憐, 社會因“善”而知誠信, 眾人因“善”而知互愛。因此, 伊斯蘭教“善”的人道觀不僅對穆斯林個人品質的修養極其重要, 而且對穆斯林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培養和社會進步與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達浦生將堅持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和履行宗教義務稱之為“盡天道”, 將實踐伊斯蘭教“善功”稱之為“盡人道”。他認為, “盡天道”最重要的是“誠順真主”, “盡人道” 最重要的是“與人為善”。“天道”與“人道”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天道”是“源”和“本”, “人道”是“流”和“末”, 只修“人道”不修“天道”, 是“本求木”、“背流忘源”;只修“天道”不修“人道”, 只是一個“盡圖獨善其身, 只知為己而不知顧人” 的“避世離群之主義者”。因此,,“誠順真主”這一基本信仰是伊斯蘭教倫理思想和行為規范的精神源泉, 是實踐“ 善行”的基礎。在“盡天道”與“盡人道”兩者之間的關系上, 達浦生認為, “盡天道”是“盡人道”的前提和條件, “誠順真主”是穆斯林最根本、最核心的信仰,也是最大的“善行”, 只有堅持這一基本信仰, 才能實踐“善”的規范。這樣,就將儒家思想中的綱常倫理納入伊斯蘭信仰的實踐中,充實并完善了穆斯林信主命、守忠孝以“十一責”詮釋“五功”的社會倫理觀。
   3、教育觀
達阿訇在《六書》第二章中選用經訓勉人求學為第一要務的章節:《古蘭經》云:“真主與諸天使暨主持公道諸學者證明:萬物非主,惟有安拉。”(3:18)又云:“曷不自眾穆民中擇選一部分人,出而游學,俾其精通宗教學理,歸來后,誥戒民眾,冀其有所警戒。”(9:122)穆圣云:“求學為穆斯林男女之天職。”又云:“爾等求學,縱遠在中國。”又云:“爾等求學,自搖籃以至人壙。”
    達阿訇認為:“夫宗教之盛衰,全在教胞之強弱,而教胞之強弱,端賴教育與文化水準之高低。”(《六書》P8);“伊斯蘭教育要點首先注意認主學,其次注意道德學,復次注意男女求學。”(《六書》P14)而且學者品列天使之班,其尊無比。并指出了求學的目的及學者的責任與義務:“非專為一己,乃為教人也,非專為達己,乃為達人也;非專為顯達,乃為明道也。”而且伊斯蘭教所講求的求知“不囿于地方與宗教之限制,更不是不求其他學問。”伊斯蘭教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是因為“夫宗教之強弱,全在教胞強弱,而教胞之強弱,賴端教育與文化水準是高低。”并由此引述經訓及圣行和歷史上不勝枚舉之事實說明此問題。伊斯蘭教育很重要,那么伊斯蘭教教育的要點是什么?達浦生先生指出首先注意認主學,其為諸學之首,諸德之門,其次為注意道德,以“道德培養科學,以科學維護道德,相互為用,不可偏廢。”復次注重男女求學,因為“婦女教育,不特與一己與一家有關!”強調教育的廣泛性和平等性。達阿訇特別強調教授漢文、研習中國文學之必要,他說:今日衛教根本要圖,急宜廣設學校,使我教民子弟無人不學。吾為中國人,當然須精研中國文字。吾人為回教徒,當然又須深知回教精義。然欲人人盡精究阿文,其勢似不易行。惟有延聘精通阿文與漢文之良師,妥定課程,以漢文教授教義,并略授阿文,以植其將來深造之基礎耳。果爾,則匪特我教民將來于知識程度能日漸增高,于生計方面能日臻發達,而我伊斯蘭教道亦自然由斯日益昌明,燦爛于世。”而對于民族之興旺與發達,亦有莫大關系。受教育對象不分信仰,他創辦的廣益小學回漢同招就是一個體現。達阿訇不忘恩師的教誨,先進的教育理念承前并啟后,以至后來,屢屢獲得功在千秋的顯赫的教育成果是與他先進的教育觀分不開的。
    4、科學觀
達浦生阿訇在《六書》卷六的引言中指出:“宗教與科學各有不可磨滅之專長——宗教尚哲理,盡性格物,以窮其而致其知。科學尚實用,以一定之對象為研究之范圍而求確知。由是以觀,此二者實有相輔為用之功能。”這段文字協調了教職人員與科學家的關系即宗教教育與科學教育應齊頭并進。引言中又提出,科學家如能平心靜氣,對宗教哲理作進一步縝密的研究,則能致知造物主的妙用,宗教家如能謙虛其心,對科學實用能力有進一步的認識,就能知道科學確實能協助闡明宗教的哲理,解釋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真諦。兩家學者如果都能朝著這一方向邁進,那么,雙方以往的成見就會逐步消除,雙方的爭論就會化干戈為玉帛,兩家的學說就能水乳交融,共同以闡揚真理為目的,科學與宗教必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為了體現宗教與科學相輔為用的功能。《六書》屢屢運用科學知識對《古蘭經》進行詳細的解釋。如《古蘭經》第2章第164節說:“天地的創造,晝夜的輪流,利人航海的船舶,真主從云中降下雨水,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復生,并在大地上散布各種動物,還有風向的改變以及天地間受制的云,對于一般理智者看來,其中確有許多跡象。”這節不過幾十個字,卻包羅了宇宙間種種奇妙絕倫的現象。中國伊斯蘭教先賢主張:認識真主,一是靠“致知格物”,二是靠所謂“明心見性”。《六書》運用科學知識對這些現象作了充分的解釋, 例如對于天地的創造,《六書》首先根據天文科學說明天空中有數以億計的星球。每個星球各有不同的特性,有極小的,也有極大的,一切星球都是因萬有引力而浮懸于太空之中,各自遵循規定的軌道運行不息。如果能把全部天空景色濃縮在一起,更會看到浩瀚宇宙,億萬星系,彼此環繞,互相吸引,依序運行,周而復始。假如有人把這樣偉大精妙的布置說成是宇宙間并沒有一個全知全能的造物主在布置掌握,而完全是自然巧合而成的,這樣的說法,能使人信服嗎? 《六書》中進一步指出,科學家在探索自然規律的過程中,不斷研究出新的事物,為人類生活提供了便利。然而,人類不斷使用的新發明物,在天地間早已存在了千萬年,直到科學家探索研究成功時,才被人們發現使用。而迄今為止人類研究出的所有新發明物,不過是宇宙中的億萬分之一而已。人類難道不應思考,制定宇宙間無數自然規律者是誰? 我們也可以推論,浩瀚宇宙的偉大精妙布置,客觀存在的眾多自然規律,必然有一個大智大能的創造者運用其間。
   《六書》這種用科學知識闡明宗教哲理的做法,充分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 自從穆圣于公元七世紀奉命向世人傳播伊斯蘭教以來,迄今已經歷一千四百多年。目前伊斯蘭精神已從阿拉伯半島遍及世界各地,穆斯林人數也從當初幾個人發展到12億多人。實踐證明,伊斯蘭是一個前進的、發展的宗教。然而歷史也告訴我們,每當伊斯蘭教能適應時代發展時,我們的教門就前進,就有希望;每當伊斯蘭教滯后時代發展時,我們的教門就衰落,甚至倒退。《六書》序言中就提到伊斯蘭教在中國曾經由于“只知繩墨自守”而受到挫折,因此,提出“明經訓圣諭”必須“不失時代”。達浦生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撰寫了這部《伊斯蘭六書》,我們自當繼續以“與時俱進”的精神來弘揚伊斯蘭真諦。
                                        力 促進本土化教門
  比較達浦生阿訇的著作《伊斯蘭六書》和介廉巴巴劉智著的《天方典禮》,可以發現他們兩者思想之間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共同處。這種相同,表現了晚生對先賢師祖的思想理論繼承;而相異,則反映了達浦生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特殊的時代背景和經歷培養了他愛國、愛教、反封建、求民主的民本主義思想,他也不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這種思想。達浦生對劉智等金陵學派思想理論的繼承與創新,既反映出其學術的基本特點,也反映了金陵學派的精神在現代的延續與發展。在《六書》中,他或引用劉智的言論,或引用《典禮》的內容。于此可見,這兩部著作存在著前后之承繼關系,
   中國伊斯蘭教哲學思想經歷了兩個世紀的歷程,二十一世紀初葉便式微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舊傳統,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主張運用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因此“以儒詮經”的中國伊斯蘭教哲學必然受到沖擊。另外此時期中國穆斯林學者更專注于伊斯蘭教學術文化的傳播、伊斯蘭與回民教育和譯經工作,故而,這一領域后繼乏人,難能可貴的是達浦生阿訇能正確看待傳統與現代的關系,以此著作填補了這一空白,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中國伊斯蘭教從學理的層面上堅持了本土化道路。
至此筆者想到:《經學系年譜》(清•趙燦著)中曾鄭重告誡“天下萬世之學者,“凡學者之取有五:一取有學焉,選其學有大成者也;次取有傳焉,選其訓誨有法也;三取有德焉,選其素履無玷也;四取有言焉,選其勸誡多方也;五取有守焉,選其貧困自甘者也。”達老不正是這樣的經師學者嗎?筆者在網上收集資料時,偶見一則文字,很有參考價值:
	來自: yanlaptak 2005-10-20 14:48:46
我列了一張現代中國十大哲學人名單,排名不分先後,主要以他們會否在未來持續被後人閱讀作為選取標準: 
   
  1. 胡適:儘管顯淺,他的啟蒙觀終於是現代中國思想的起點和終點; 
  2. 熊十力:現代新儒家的開山祖師,馮友蘭稱之為「心學」人物,他的著作還能夠喚起新的思想; 
  3. 馮友蘭:新儒學「接著講」的思想家,自稱為「理學」人物,其「貞元六書」還值得一讀; 
  4. 牟宗三:溝通康德手哲學與中國哲學的大師; 
  5. 羅光:故天主教臺北教區總主教,他的《生命哲學》一書是中國士林哲學的代表作; 
  6. 太虛:人間佛教的創立者; 
  7. 達浦生:中國伊斯蘭經漢雙修的人物,其《伊斯蘭六書》將指導代代的中國穆斯林; 
  8. 魯迅或者沈從文:面對現代性的挑戰,魯迅揶揄了中國人的愚昧而沈從文哀悼中國人的美德; 
  9. 張東遜:一位差不多全被遺忘的思想家,他的哲學倒是真真正正立基於西方啟蒙立場的哲學,他應該再次得到重視; 
  10.毛澤東:應該要有一位馬克思主義人物,想來想去,沒法想到可以還有誰,雖然我頗懷疑他的著作能有生命力,姑且暫時列他吧。
 
這其中之七寫到:“達浦生:中國伊斯蘭經漢雙修的人物,其《伊斯蘭六書》將指導代代的中國穆斯林。”我不管 這里的評價能有多大的權威性,我只認為:達浦生阿訇的入選是我們中國伊斯蘭教的榮光,他不但是一位中國伊斯蘭教回回理學的繼承人——教義學家,也是現代中國的著名哲學人,這是真主的使然,當之無愧!
是金子早晚會發光,達浦生大阿訇和他的代表作《伊斯蘭六書》對中國伊斯蘭教發展的貢獻將永遠載人史冊。
                                  
                                           ∽  完  ∽
主要參考資料:
1、《中國伊斯蘭教哲學思想史》馬汝云著  伊斯蘭文化協會(香港)
2、《中國回族思想家評述》吳艷冬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3、《中國回族百科全書》辭條選登:中國伊斯蘭教  馬啟成、馬金寶
《回族研究》2012年第2期
4、《論達浦生與劉智——以<伊斯蘭六書>與<天方典禮>為觀察點》季芳桐、白莉
       《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




書于北京牛街寓所懿行堂書齋
2012年8月28日初稿
在中國回族學會第20次年會(泉州)發言
并收入大會論文集
此為2013年元月5日修改稿 
分享: 更多
點擊排行
人氣排行
圖片甄選
京ICP備11021200號 本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Coppyright2022@duost.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域名版權歸北京中清色倆目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606|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国产一区丝袜高跟鞋| 东北妇女精品bbwbbw| 天天摸日日摸爽爽狠狠|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高跟鞋|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扒开双腿猛进入喷水高潮视频|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亚洲国产欧美中文手机在线 |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97精品国产久热在线观看| 无套内内射视频网站|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动漫精品中文无码通动漫| 蜜臀av久久国产午夜福利软件| 在线看无码的免费网站| 性色av一二三天美传媒|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熟女人妻|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国产欲女高潮正在播放|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57页| 亚洲成a人v在线蜜臀|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app|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国产99在线 | 欧洲|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蜜柚| 国产成人牲交在线观看视频| 三上悠亚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有奶水哺乳期无码av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