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中心主任、甘肅自然能源研究所所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喜文華研究員建議,蘭州新區可以建設有特色的“伊斯蘭文化產業貿易園區”,集文化、清真食品貿易、交流等于一體,吸引中亞國家到蘭州新區來進行商品、技術、人才、合作等。同時,以甘肅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優勢,鼓勵、引導有眼光的企業家到中亞五國投資發展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引進來:“在新區建設最大的伊斯蘭文化貿易產業園區。”
“蘭州新區是甘肅的,更是西北五省的”。喜文華認為,蘭州新區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甘肅與中亞、歐洲的交流合作起到“加速器”作用,因而,定位非常重要,“必須要把眼光放長遠,充分利用西北五省區的各種資源來發展蘭州新區。”他說,要把蘭州新區建成科技強區、產業與文化富區的生態綠色城區,加緊申報國家綠色低碳示范城區。
“從宗教信仰上來看,中亞五國絕大多數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這對甘肅或者蘭州來說是大好時機。”喜文華建議正在建設中的蘭州新區要打好民族牌,建設一個中國最大的伊斯蘭文化貿易產業園區。
“這個伊斯蘭文化貿易、交流合作園區,必須是一個特色園區。園區可以輻射到寧夏、青海、陜西、新疆等,包括清真食品和有關產品貿易中心、文化交流中心、技術合作中心、人才培訓交流中心等四大中心于一體,起到綜合作用。”喜文華表示,“浙江的義烏能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到他們那里采購小商品,我們新區的伊斯蘭文化貿易產業園區,因為宗教信仰一致,就能讓全阿拉伯世界的人都到這里來采購、批發民族食品、物品等。”
走出去:“引導有眼光的企業家到中亞五國投資可再生能源!”
相對于陸路距離6000公里之外的中東南歐,喜文華認為,中亞五國目前均與我國建立起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我國企業在五國的投資已初具規模,能為我國企業深度融入五國提供特定的機制保障,因此,未來五年乃至十年間,最值得我國企業耕耘的掘金點在中亞五國,“深度耕耘中亞五國,對我國企業猶如上了一道‘雙保險’。”
“得陽光者得發展,得陽光者得未來。”這是喜文華在談到可再生能源時說的一句話。“我們在太陽能應用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不光獲得了發展中國家的贊譽,而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肯定和支持,蘭州已經無可爭議地成為國際太陽能科研和技術培訓中心。”
不久前,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聯合發布的《誰是綠色能源競賽領跑者——中國典型省份可再生能源開發現狀分析與排名》報告出爐,在選取的10個省份中,甘肅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最良好的省份之一。
“從氣候條件來說,中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喜文華告訴記者,正是這種氣候條件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在中亞發展投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我們要鼓勵、引導有頭腦、有遠見的甘肅企業家走出去,去中亞建設可再生能源光伏發電站和裝備制造業。不僅如此,我們還將加大與中亞五國政府官員關于能源管理與技術的培訓。”喜文華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