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飲水進食,是伊斯蘭教在每年齋月期間對信徒的教義規定。但此前對于寧夏吳忠市看守所里的在押信教人員來說,要做到這點卻是有困難的,因為他們畢竟已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不過,在看守所采取了改進措施后,這里在押穆斯林的權益已得到更好的保障。
張艷華是吳忠市檢察院駐吳忠看守所檢察室主任,她告訴記者,看守所正常的早、晚飯時間是早上8點和晚上6點。但她和檢察室的同事在日常與在押人員的接觸中了解到他們有“封齋”需求后,就給看守所提了一份建議:在齋月期間給在押穆斯林留晚飯,而且要盡可能留到比較晚的時間,晚間也給這些信教人員提供開水。看守所接受了檢察室的建議,在今年的齋月期間,不僅在太陽落山后給穆斯林提供晚飯和開水,而且還在太陽升起前供應早飯。此外,看守所還適當改善了“封齋”人員的伙食,增加了飯菜的供應量,以確保在押信教人員齋月期間的身體健康。
據介紹,地處寧夏中部的吳忠市總人口138萬,其中回族72萬,占總人口的52%,是全國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級市,也是名副其實的“回族之鄉”,在吳忠監管場所里的犯罪羈押回族人員也占有較高比例。如何維護監管場所里回族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成為吳忠這樣的民族地區監所檢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務。
吳忠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樊百安表示,該院駐市看守所檢察室提出的建立“宗教活動室”等建議并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如建立了穆斯林專用沐浴室、購買湯瓶供回族在押人員沐浴,購置禮拜毯、念珠等供他們做禮拜使用。記者在吳忠看守所采訪時是下午5點,此時正是穆斯林每天第三次禮拜的時間。在經過一間監室門口時,我們看到里面有正在做禮拜的女在押人員。在沐浴室的一側墻角整齊地擺放著一列湯瓶。一位蘇姓的在押穆斯林告訴記者,在看守所里也能有這樣的條件做禮拜,令他“十分安慰”。
不僅如此,在檢察室的建議下,吳忠市看守所還決定,齋月期間,在不影響監管場所管理的情況下,把穆斯林在押人員盡可能地調整為共處部分監室,這樣既方便了他們的宗教活動,同時也照顧了其它民族在押人員的生活習慣。
樊百安表示,上述舉措雖小,但卻是中國憲法所確立的“尊重和保障”重要原則的體現,同時也與新刑訴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指導思想相一致,因而受到在押人員和當地穆斯林群眾的稱贊。
(編輯:穆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