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哈尼重申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 愿與各國發展互信關系
來源:中穆青
時間:2014-03-03
點擊:
我來說兩句
【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 伊朗總統魯哈尼3月1日再度重申,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器,并表示伊朗愿意與各國、特別是伊朗的鄰國建立相互信任的外交關系。
魯哈尼當天出席了伊朗國防部舉行的防務展,并向伊朗軍方的高級將領發表講話。魯哈尼在講話中表示,伊朗奉行防御為主、而非具有侵略性的國防政策,這一政策是伊朗發展軍事力量的基礎,并不會因為伊朗曾經或者現在與周邊國家存在矛盾而改變,伊朗也沒有侵略任何國家的打算。他強調,發展包括核武器在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不符合伊朗的國防政策,也違背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去年1月發布的宗教命令,更不符 合伊朗的道德原則。伊朗過去沒有,現在不會,未來也絕不會發展核武器。
不過他同時表示,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伊朗絕不會放棄包括鈾濃縮和生產核燃料在內的合法權利。
西方國家一直指責伊朗試圖發展核武器,不過伊朗一直拒絕承認這一指控,并表示自己的核計劃只會用于和平目的,如發展核電和生產醫用發射源。
魯哈尼在講話中同時表示,本屆政府將會奉行更加溫和的外交政策,將致力與各國特別是鄰國發展互信關系。魯哈尼強調,這一政策絕不是什么戰術行為或者口號,而是對伊朗過去奉行的強硬外交政策的根本性改變。伊朗不希望制造與別國的緊張關系,也愿意與其他國家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關系,并解決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但是伊朗不會放棄自己的尊嚴、獨立、國家利益和價值。
伊朗與周邊鄰國長期以來一直就領土和波斯灣上部分島嶼的歸屬問題存在爭議,而在內賈德政府時期,由于在多項事務、特別是核問題上持強硬的對抗立場,伊朗遭到了國際社會的長期孤立。不過在魯哈尼政府上臺后,他所奉行的更為溫和的對外政策使伊朗看見了擺脫國際孤立的希望。去年11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就伊核問題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伊朗同意暫停20%濃度的鈾濃縮活動并將現有庫存的這一水平的濃縮鈾進行稀釋;作為交換,美國和歐盟同意放松部分制裁措施;而在上個月,雙方又就伊核問題最終協議談判達成了框架協議;同時,近期不少國家都表達出愿意恢復和重建與伊朗的外交關系并強化經貿關系,所有這些都被視為魯哈尼政府溫和外交政策的勝利,因此也使魯哈尼政府的溫和外交政策在飽受國內強硬派批評的同時,獲得了來自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
這并不是魯哈尼首次談到自己的溫和外交政策,在今年2月11日伊朗慶祝伊斯蘭革命勝利35周年的活動上,魯哈尼就表示愿意與世界各國建立互利和互信的關系,不過他在多次談論外交政策的場合中,都沒有明確表明這種互利互信關系的建立,是否包括美國和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