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在《古蘭經》中是這樣要求我們對人說話的: “對人說善言。” (2:83) 如果有人問你說: “你會說話嗎?”或許你會覺得很可笑。而在生活當中確有不會說話之人!有一次在公交車上,司機一個急剎車,全車人猛地晃動。一位穿著很時尚的女青年,惡狠狠地瞪著撞在她身上的中年男子,咬牙切齒地說了一句:“瞧你這德性!”中年男子站穩后,扶正鼻梁上的眼鏡,回答道: “這不是德性,而是慣性!”全車人都哄笑了起來,那女青年也笑了起采,就這樣,一場“危機”在一陣哄笑聲中化解了。所以,俗話說得好,一句話,說好了可以讓人笑,說不好可以讓人跳。這就要看你怎么去說,怎樣去把握說話的藝術性了。
俗話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由此可見,善言就是真誠的溫馨感人的話。正如真主說: “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了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在真主看來,你們中最尊貴者,是你們中最敬畏者。” (49:13)
那么作為安拉選擇的優秀的民族——穆斯林,我們在言談舉止方面是不是更應該小心、謹慎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們在言談的時候口無遮攔的話,不但會傷害到我們自身,還會傷害到他人。真主在《古蘭經》中說: “他每說一句話,他面前都有天仙當場監察。” (50:18)
雖然你肉眼看不到主宰,但真主卻掌控著你的一言一行。這跟我們平常所說的“伊哈薩尼”的概念是不謀而合的。哲伯拉依天使問穆圣什么是“伊哈薩尼”? (至善、完美的境界)穆圣回答說: “伊哈薩尼”就是你侍奉真主,好似你親眼看見他一樣,你無法用肉眼看見他,但是,你應當確信他在注視著你。”所以,穆圣要求我們說話要多加注意: “一個人無意識地說了一句話,而博得真主的喜悅,因此話,真主升高他的地位;一個人無意識地說了一句話,而遭到真主的譴怒,他因說此話而跌入火獄之中。”真主在《古蘭經》中給我們打了這樣一個比喻: “難道你不知道真主有過這樣一個比喻嗎?一句良言,好比一棵優良的樹,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條高聳入云,憑主的許可,,按時結果。真主為眾人打了許多比方,以便他們記取教誨。” (14:24)這段經文把美好的語言比作成一棵樹,而一棵樹是否果實累累,在于這棵樹是否根植于肥沃土壤中,根深牢固。同樣,一個人在社會群體中能否與人和睦相處,首先在于你要對別人講友善的話,而不能說傷害別人話。
真主在《古蘭經》中說: “你們對于自己所敘述的事,不要妄言: ‘這是合法的,那是違法的。’以致你們假借真主的名義而造謠。” (16:116)這段經文明確地規勸信士謹防濫用舌頭。曾經有人請教穆圣說: “你最怕什么?”圣人指著舌頭說: “我最怕它。”另一個人又問圣人: “我們要求得到拯救的機密是什么?”穆圣回答道: “管好你的舌頭”。穆圣接著說: “嘴和手不傷害穆斯林的人,才是真穆民。”又說: “誰沉溺于閑聊中,他將是信仰中最差的人。”因此說: “口出善言,可渡人;口出惡言,可毀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我們要努力提高表述語言的質量,從安拉的教誨中凈化心靈,心靈美好,語言自然也就美好。如若遇到一些是非場合,應保持“沉默是金”的原則,才能免去許多是非之事。人常說: “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確是飽含做人的道理。所以小至家庭親戚鄰里,大到社會交際,皆應謹守“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原則。穆圣說: “誰相信安拉和末日,就當說善言或沉默。”
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故事:寓言家伊索,因家庭貧窮,年輕時曾在貴族人家當傭人。有一次,主人要宴請許多當時著名的哲學家,命令伊索準備最好的菜,伊索一道道的上菜,每一道都是各種動物的舌頭。主人大吃一驚,問他: “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回答: “您要我準備最好的菜,舌頭是傳述各種學問的關鍵,對于哲學家來說,沒有舌頭,也就無法表達他們的哲學思想,所以我覺得沒有比舌頭更好的東西。”客人們聽了,都認為有道理而開懷大笑,主人也覺得很有面子。第二天,主人又要請客,故意吩咐伊索準備最壞的菜。哪知道上菜時,依然是一整桌的“舌頭宴”,主人氣沖沖地質問伊索:“今天你怎么解釋?”伊索從容回答:“禍從口出,誹謗、造謠、誣蔑、中傷、挑撥等壞事,難道不是通過舌頭產的嗎,所以,我覺得沒有比舌頭更壞的東西。”時這些著名的哲學家,都十分稱贊伊索的智慧。簡、有力、貼切與恰到好處的絕妙“比喻”,給留下深刻印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舌頭就是一把“雙刃劍”,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控制好自己的舌頭,不能舌頭改變我們的方向——即通往樂園的方向。 所以,穆圣常常對“索哈伯”說: “欲正其,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正其言。”經訓啟迪我們,生活告誡我們,良言的基礎是堅定的信仰,體現信仰的語言才是良言,才能導致善行。穆斯都是有信仰的群體,既要敬行天道五功:念、禮、齋、課、朝,又要踐行人道五典,即孝順父母、尊長幼、夫妻互敬、兄弟寬容、朋友忠信,真正做天道人道兼行、言論行動一致,那么我們穆斯就一定能完成真主交付的“大地代治者”的光使命。
所以我們應當說善言:對受困的人,說些解圍話;對一時疑惑的人,說些提醒的話;對處絕境中的人,說些寬慰話;對紛爭中的人,說些公道話;對干罪的人,說些制止話,,...,總之,言確能給人益濟,給人省悟和自尊,能使對方得希望和勇氣。 “良言將為他(指安拉)所知,升起善行。” (35:10)真主是多么的仁慈啊!良言同樣是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