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正是因為寧夏與阿拉伯國家有著很多的相似性,清真產業一直是社會各界主推的方向,但發展比較緩慢。原因何在?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秘書長王國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寧夏清真產業的發展不能只看準阿拉伯市場,應該瞄準全球。
王國良稱,在國際清真食品貿易發展中,東盟市場是值得高度關注的。東盟地區是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區,也是清真食品消費量最大的地區。據統計,在東盟國家間的貿易中,清真食品(包括用品)占了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這是一個很大、很有發展前景的市場。去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南寧舉辦的第十屆東盟博覽會上提出,力爭到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這為我國清真食品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希望寧夏要盡早加入東盟清真食品經濟圈。
目前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出口清真認證的清真產品寧夏只有一家企業,出口清真認證的企業最多的卻是經濟發達地區。為什么這些經濟發達的省市、穆斯林人口少的地區清真產品出口量大?這種巧合充分說明,“不能再靠資源型、粗放型、傳統型來發展清真產品。要跟上世界食品產業發展的步伐,升級改造傳統清真食品。創造新型清真產品。不再把資源作為產品進行出售,要把資源作為產品的原輔材料進行多層開發,增加附加值。王國良強調到。
在王國良看來,增加品種主要是增加非肉類的品種,其中飲品的合作應該前景廣闊。在國際貿易中,出口清真產品以非肉類產品為主,主要有小食品、保健品、半成品、水產品(鮑魚、普通魚類、海參深加工類)等。過去,我國清真食品以肉食業和特色小食品業為主,還有番茄類產品、速凍蔬菜類、調味品產品、蘑菇產品、茶葉類產品、海產品類等。現在是百花齊放,寧夏清真食品的發展要適應這種發展趨勢。
再就是引進世界型的食品企業發展清真食品,與食品龍頭企業合作。國外大型清真企業在飛速發展,一些世界巨頭食品企業看到中國這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紛紛進入中國,在中國發展壯大。像亨氏、羅賽洛、焙樂道、卡夫、正大、益海嘉里、嘉吉、旺旺、欣禾、佰麥等國際大型食品集團公司。這些生產清真產品的企業,除正大集團公司有部分肉食類生產加工企業外,其他都是非肉類產品,科技含量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