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外廣場上擺放好的齋飯
【中國清真網綜合報道】據新華網報道,2014年6月29日,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當地時間19時17分,夾帶著回歷1435年齋月(拉瑪丹)首日最后一縷西逝陽光的余輝,從著名的謝赫扎耶德清真寺西廣場上傳出了一聲久違了的齋炮轟鳴,它告示著阿布扎比當地居民、外來居住者、務工人員、旅游者,今年齋月第一天開齋飯(伊夫塔爾)的時間到了。
把齋一天的人們從四面八方涌向謝赫扎耶德清真寺,不少人還是乘政府安排的專車遠道而來的。謝赫扎耶德清真寺不僅是阿聯酋全國規模最大的“齋飯桌”,而且其飯菜質好量足也是遠近聞名的。整個齋月期間,阿聯酋紅新月會和哈立法慈善機構在這里搭建數十座裝有空調的大型帳篷,帳篷分男賓席和女賓席,指定數十家賓館飯店每天向這個大型“齋飯桌”提供豐盛的開齋飯。在隨后一個月時間里,清真寺每天將提供免費餐食,且飯菜按一周食譜,做到每天不重樣,有牛羊肉、魚肉、雞肉、米飯、印式風味燉菜、蔬菜沙拉、酸奶、水果、椰棗、果汁飲料和礦泉水。
據統計計,29日當天在扎耶德清真寺及其周邊廣場、綠地上領取開齋飯,同時進餐的人員超過2萬人。警方出動警察維持秩序,人們按指定路線,魚貫進入清真寺外廣場,再由戴紅袖標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引入一頂頂帳篷。每頂帳篷能容下300多人同時就餐。帳蓬里坐滿了,人們就在露天場地鋪上地毯,席地而坐。
不僅在阿布扎比,阿聯酋紅心月會還在聯邦六個酋長國內的10個地區,共設132個齋飯帳蓬,整個齋月期間將撥款931.9萬迪拉姆(約合255萬美元),向民眾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約76萬份齋飯。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齋月期間,阿聯酋阿布扎比政府決定恢復每天用鳴放齋炮的形式來告示居民何時進入開齋和封齋這一傳統儀式,借以喚起上年紀的人們對古老習俗的回憶,激起年輕一代對這種傳統文化遺產的關注,并一代一代地將其傳承下去。
齋戒是伊斯蘭教念、拜、課、齋和朝五項基本功課之一,是穆斯林的一種修煉心性的宗教活動。在伊斯蘭教看來,齋戒能凈化人的心靈,使人情操高尚,心地善良,還能使富人體驗窮人忍饑挨餓的滋味。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九月,齋戒30天。根據伊斯蘭教教義,齋月期間,所有穆斯林從每天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內禁止一切飲食、吸煙和房事等活動。教徒在患病、旅行、月經、懷孕、哺乳期間可延緩補齋或以施舍補贖,老人、兒童、體弱、慢性病和日以繼夜工作的人以及戰時軍人可以不封齋。
警察引導市民有秩序的進入清真寺
眾人在帳篷內坐定等待開飯
黃昏下的謝赫扎耶德清真寺
謝赫扎耶德清真寺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