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數學家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
Mirzakhani在伊朗長大,一開始相較于數學而言對閱讀寫作的興趣更大。
Mirzakhani和父母同游伊朗的伊斯法罕。
8月13日,37歲的伊朗女性瑪利亞姆·米爾扎哈尼(Maryam Mirzakhani)在首爾,從韓國女總統樸槿惠手中接過菲爾茲獎章。她成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歷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也是首位獲得該獎的伊朗人。
菲爾茲獎始創于1936年,每4年頒獎一次,其要求為年齡未滿40歲并有著杰出的數學成就,此前的56位獲獎者均為男性,其中有兩位是華裔。
8月12日,國際數學聯盟(IMU)首爾年會上確定,米爾扎哈尼與另外3位男數學家同時獲得了本屆菲爾茲獎。
米爾扎哈尼現在供職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官網上發布了一則獲獎聲明,她在文中表示,自己獲此殊榮十分高興,希望她的獲獎能夠鼓勵更多的年輕女性投身到科學和數學研究中來。目前,女性在數學和科學界都比較少,在美國排名前100的大學中,主修數學的女性只占10%。米爾扎哈尼在聲明中還表示,“我堅信,未來數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
米爾扎哈尼說,“數學系變得更加為男性主宰,而且有時令年輕女性畏懼。話雖如此,我卻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而遇到任何麻煩。而且我的同事很支持我。不過情況也遠不理想。我相信,女性能夠勝任與男性同樣的工作,但期限是不一樣的。對男性來說,保持長時期的集中并為其工作犧牲更多是相對容易的。另外,社會對女性的期望有時不同于做研究的需要。對女性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自信和積極。”
米爾扎哈尼獲獎的理由是,表彰其在黎曼曲面及模空間的動態性上做出了杰出貢獻。
黎曼空間(Riemann surfaces)是以19世紀德國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的名字命名的,他最早引入“黎曼曲面”概念,對近代拓撲學影響很大。
黎曼曲面的精髓在于在曲面之間可以定義全純函數。黎曼曲面現在被認為是研究這些函數的整體行為的自然選擇,特別是像平方根和自然對數這樣的多值函數。
米爾扎哈尼多年來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與曲面的幾何相關的問題,她說:“我喜歡學習數學的不同領域并理解它們之間的關聯。關于黎曼曲面的問題最精彩的方面是它與諸多數學領域之間的聯系,包括遍歷理論、代數幾何和雙曲幾何。”
米爾扎哈尼1977年生于伊朗首都德黑蘭,她說,“我在伊朗長大,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我的家人中沒有科學家,但我從我的哥哥那里學到了很多,他一直對數學和科學有興趣。在我周圍,女孩被鼓勵要自立并追求興趣。我記得曾在電視上看到關于一些女強人如居里夫人和海倫·凱勒的節目。我尊重那些對其工作充滿熱忱的人,對關于梵高的一本書《渴望生活》有很深的印象。然而,作為一個孩子,我夢想成為作家,而讀小說則是我最喜歡的消遣。”
雖然少女時的米爾扎哈尼懷著文學夢,但她很快就展現出其在數學領域的天賦,她在1994年和1995年連續兩年獲得世界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即中國人熟知的奧數)的金牌。并且,她在1995年多倫多奧數賽上就曾創造了歷史,她是首位在奧數賽上獲得滿分的伊朗學生。
基于數學天賦,她被伊朗相關機構送入法爾贊內甘高中就讀,該校是為伊朗“全國專長生培養機構”特設的學校。1999年,她在伊朗著名的理科名校謝里夫科技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
與西方媒體報道的刻板印象不同,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后,伊朗十分重視女性教育。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伊朗是全球女大學生比例最高的國家。在應用物理和一些工程類等歷來男生占主導地位的專業中,伊朗女性占很大一部分。
隨后米爾扎哈尼前往美國留學,2004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師從菲爾茲獎獲得者柯蒂斯·麥克馬倫(Curtis McMullen),麥克馬倫是當今數學界遍歷理論與泰希米勒理論(Teichmüller theory)的權威。米爾扎哈尼親切稱呼其為柯特(Curt)。“后來我參加了數學競賽,對學習數學越來越干興趣。我有一些好朋友對數學也感興趣,這使得我的本科生涯非常激動人心。我主修數學,后來到哈佛念研究生。在哈佛我跟柯特·麥克馬倫一起工作。柯特廣泛的興趣和深刻的見解給我很大的影響。”她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