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依托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實驗區和銀川綜合保稅區建設,確定將吳忠2003年成立的金積工業園區打造成中國(吳忠)清真產業園,產業園總規劃面積63平方公里,成為全國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集聚區。
寧夏伊佳民族服飾有限公司位于吳忠金積工業園區,占地面積100畝,總投資6.4億元,主要生產和銷售穆斯林帽、禮拜毯、阿拉伯大袍等高端穆斯林用品,年產量穆斯林繡花帽5000萬頂、禮拜毯300萬件、阿拉伯大袍100萬件。其中95%以上出口至沙特、阿聯酋、巴基斯坦等國際市場,并在沙特、卡塔爾等6個國家設立了銷售公司,市場份額均超過了60%。
伊佳公司生產部經理馬有明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線采用日本豐田公司“精益生產”方式,電腦高速平縫、整理、以及電腦繡花等技術,擁有多條高科技穆斯林用品生產線,現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不斷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此外,還聘請了國外知名服裝設計師阿卜杜拉?萊提夫。
說到該公司的優勢,馬有明說道:“除了工藝先進和價格便宜,我們對原材料也十分講究,工人們在生產車間制作過程中很尊重穆斯林同胞的習俗。并且我們經常派員出國考察,搜集國際市場供需信息,根據市場和外商需求,量體裁衣,定向生產。公司‘布哈拉’這個商標,從不起眼到家喻戶曉,能夠成為廣大穆斯林消費者心目中的品牌,也是用我們的真心架起了與消費者之間信任的橋梁。”
民族用品具有宗教內涵,宗教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對大多數民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特別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也反映在用品、服飾上。把小打小鬧的作坊經濟迅速轉化為民族產業經濟,立足大市場精選優秀的傳統工藝,集結民間出類拔萃的工匠,運用先進的加工制作方法,批量生產民族用品、服飾。伊佳公司生產的產品工藝在同行業中可以說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開發的部分產品也填補了國內、國際同行業產品的空白。與此同時,公司也解決了一批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公司生產的穆斯林民族用品是‘小商品,大市場’的特色產品。世界穆斯林人口有16億,這些穆斯林需用的帽子、紗巾、長袍以及禮拜毯等民族用品數量很大。據估算,這些系列產品每年大概需要20億件左右,如果企業達到一定規模,能占到20%左右的市場份額,就會達到年產值20億元以上?!瘪R有明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
清真產業是新形勢下吳忠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吳忠的新興黃金產業。近年來,吳忠市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清真產業成為吳忠市的優勢主導產業,引導和鼓勵清真產業企業打造回鄉品牌,爭創馳名商標、國際國內名牌和國際清真認證,積極推進品牌創新。截至目前,吳忠市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企業發展到182家,規模以上企業達到32家,從業人員近30萬。2013年,吳忠市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實現產值150億元,同比增長13.6%。今年1-8月,全市清真產業實現產值120億元,同比增長20%。吳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崛起的吳忠將為新絲路經濟帶建設中注入新能量。
此外,吳忠市充分利用中國回商大會永久舉辦地,搭建了面向全國及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世界開放與合作的平臺,開啟了清真產業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清真產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已成為吳忠市對外開放和交流的一個形象窗口。
吳忠市委書記趙永清說,“清真產業是以伊斯蘭文化為紐帶的跨國界、全球性產業。我國現有2000多萬穆斯林,全世界穆斯林人口超過17億,加上非穆斯林消費群體,全球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消費者超過20億,市場空間非常廣闊。發展清真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集聚區,是國家戰略、寧夏使命、吳忠責任,也是我們打造絲綢之路經濟‘黃金節點’的主要目的之一。清真是吳忠的‘王牌’,我們將立足全國,放眼世界,樹立‘買全球、賣全球’的理念,搶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政策機遇,依托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清真食品基地、中國清真美食之鄉、中國回族建筑文化之鄉‘四個國字號’品牌優勢,以中國(吳忠)清真產業園為引擎,把發展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作為向西開放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打造寧夏乃至全國向西開放的‘吳忠窗口’?!?(人民網銀川9月1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