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企業之爭,已經不再是產品之爭、運營之爭。管理大師德魯克先生說過:企業競爭的最高形態,已然是商業模式的較量!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歷經了一段時間爆發性成長,隨著互聯網的推進,企業邊際越來越大,盲打已經失效,競爭越來越血腥與無形。企業的高成長性,屬于懂商業模式,會設計商業模式的企業!
■模式力量 無法想象
世界上曾經有一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名叫“柯達”,在1991年的時候,他的技術領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產了,被做數碼的干掉了。
當“索尼”還沉浸在數碼領先的喜悅中時,突然發現,原來全世界賣照相機賣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機的“諾基亞”,因為每部手機都是一部照相機,近幾年“索尼”業績大幅虧損,瀕臨倒閉;
然后呢,然后原來做電腦的“蘋果”出來了,把手機世界老大的“諾基亞”給干掉了,而且沒有還手之力,2013年9月,“諾基亞”被微軟收購了;
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360的出臺,直接把殺毒變成免費的,淘汰了金山毒霸;淘寶電子商務2012年一萬億的銷量,逼得“蘇寧、國美”這些傳統零售巨頭不得不轉型,逼得“李寧服裝”關掉了全國1800多家專賣店,連天上發了衛星的“沃爾瑪”都難以招架,如果馬云“菜鳥”行動成功的話,24小時內全國到貨的夢想實現,那么這些零售巨頭的命運又將會是如何?
馬云“余額寶”的出臺,18天狂收57個億資金存款,開始強奪銀行的飯碗;三馬(馬云、馬化騰、馬明哲)的網上保險公司的啟動,預計未來五年將會有200萬保險人員失業,其他保險公司將何去何從?騰訊微信的出臺,6個億的用戶還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的飯碗。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隔壁開火鍋店的張三,賣手機賣得比你好的時候,你不用覺得驚訝,因為,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每一個行業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滲透,如果原來你一直獲利的產品或行業,在另外一個人手里,突然變成一種免費的增值服務,你又如何競爭?如何生存?
未來的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不再是渠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是終端消費者的競爭,誰能夠持有資源,持有消費者用戶,不管他消費什么產品、消費什么服務,你都能夠盈利的時候,你才能夠保證你的利益,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時代趨勢 共創未來
記得有一句話說過:“趨勢就像一匹馬,如果在馬后面追,你永遠都追不上,你只有騎在馬上面,才能和馬一樣的快,這就叫馬上成功!”
未來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呢?我們設想一下,晚上帶著家人去吃飯,拿出手機點擊附件餐廳,看完餐廳介紹,對比之后,挑一家評價好的、好吃又實惠的餐廳,在手機上領取一張會員卡,定好座位,等時間到了,點擊導航,直接去吃飯,不用排隊;
吃飯的時候,哪個好吃的就拍個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曬一曬,與朋友共享,因為以后朋友來這里吃飯的時候,憑著你的分享,朋友可以優惠,商家還要給你返利,既能吃到好東西,分享又能賺錢,真的很愜。
吃完飯,去商場購物,看到哪個產品喜歡的,拿起來掃一下二維碼,用手機比比價,放入網絡購物車,逛完商場,在手機上點擊送貨時間和送貨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東西,也不用排隊,然后去看電影,因為電影票在吃飯的時候已經用手機買好了。。。這就是我們未來的生活,你覺得能實現嗎?我想很快。
也就是說,未來的模式,將會是全新的O2O模式:線下(實體店)體驗,線上(廠家系統網站)購買,由廠家親自發貨給顧客。(聰明的企業家會將線上銷 售系統及物流倉儲系統外包交給第三方公司解決,自己全力做好產品)然后顧客介紹顧客(直購),廠家直接給顧客廣告宣傳費,大家設想一下,這個商業模式將給我們帶來多大的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