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麗萍) 氣溫正常,災害性天氣少,自3月份之后氣溫回升快,各地蔬菜長勢旺盛,本地、外地蔬菜供應量穩步增加,目前,我區蔬菜市場供給充裕,價格下降。
市民:蔬菜降價了
7月6日中午,在銀川市興慶區信義市場,市民馮大媽提著菜籃子在一家菜攤上挑選茄子。“現在茄子和西紅柿到了季節該便宜了,味道又好,所以多買點。”馮大媽告訴記者,天氣熱了起來,家里人對蔬菜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現在豆角、青椒、毛豆等蔬菜正是上市季節,菜價便宜多了,我們吃的也多了。”
菜販:降幅比較明顯
“和上個月相比的話,菜價的下降幅度還是比較大,是2010年以來降價最明顯的一個月。”記者在信義市場與菜販高師傅聊了起來,他指著店里的蔬菜告訴記者,除了平菇價格略漲以外,蔬菜的總體價格呈現出下降幅度大、下跌品種多的特征。“兩個月前市場上的黃瓜3塊多,現在1塊5啦。”
“價格下降了,老百姓的需求明顯也增高了,我們的量也走的好了。”
監測:菜價下降原因多多
據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價格監測顯示,3月份以來,我區蔬菜價格呈逐月下降的態勢:3月、4月、5月鮮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0.7%、13.7%和16.1%,6月份降幅依然在10%以上。5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下降16.8%,降幅為2010年以來同月最大,全區調查的28種鮮菜中,有六成以上鮮菜價格同比下降。
“蔬菜市場價格和流通費用,各環節的費用并沒有為價格下降做出貢獻,而真正影響價格下降的關鍵是大市場、大流通的市場效應所致。”在記者了解蔬菜價格下降的原因時,國家統計局寧夏調查總隊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告訴記者,3月份后氣溫回升快,各地蔬菜長勢旺盛,本地、外地蔬菜供應量均穩步增加,市場供給充裕。加之外地鮮菜的輸入,使得本地蔬菜受到影響,菜源地蔬菜價格的普遍下降直接影響著本地市場蔬菜的價格走勢。“今年部分菜品存在不同產地同一時間集中上市的情況,菜販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7月6日,在銀川市北環綜合批發市場內,記者了解到,不同地方部分菜品集中上市,使得部分菜價下跌的幅度很大。一些蔬菜商販告訴記者,蔬菜商販甚至貨運個體戶見販運土豆很賺錢,5、6月份大批投入販運土豆,但是沒想到遭遇了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土豆集中上市,每天進入市場有20-30車,大約600-900噸左右,出貨速度慢且價格低。 “一周之內沒有批完的話,高溫之下只能腐爛,一車土豆就賠1萬多,只能低價拋售。”
王旭明還告訴記者,今年受建筑、煤炭、化工等企業的停工停產,企業用工及外來務工人員減少,餐飲業消費下滑等因素影響,鮮菜的市場需求有所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