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烏魯木齊7月12日電 (記者 李亞楠)居住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內的邁赫邁特力是一名虔誠的穆斯林信徒,退休前是一名貨車司機。7月11日,他邀請兩位土耳其籍記者簡可和薩迪到家里做客,體驗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的齋月生活。開齋前,簡可和邁赫邁特力一同祈禱,還交流新疆當地的齋月風俗,充滿新疆特色的美食、主人待客的熱情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9日,簡可還探訪了烏魯木齊市繁華地段的白大寺,在那里查閱經文,與阿訇交談,看著年輕的人們準備開齋飯。吾甫爾·吾拉音是白大寺宣禮員,每天凌晨天沒亮就要起床,召喚附近的穆斯林群眾前來做晨禮。
眼珠上布滿血絲的吾甫爾·吾拉音告訴簡可和薩迪,齋月里從早到晚要做五場禮拜,除了五次禮拜前的召喚工作,每次做完禮拜,他還要與其他工作人員一清理現場,為下一場禮拜做準備,一直工作到午夜,每天要工作近二十個小時,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雖然很辛苦,但能為那么多穆斯林群眾服務,他感到高興和自豪。
阿不都熱合曼·尼牙孜是白大寺伊瑪目,每天五場禮拜,他要為數千名穆斯林誦經、講經。
阿不都熱合曼·尼牙孜說,清真寺的各項工作由寺管會負責管理,齋月前夕,政府會專門安排為宗教人士進行體檢,幫助清真寺做好齋月安全、消防、衛生防疫工作。齋月期間,清真寺工作人員有35人,大家按照分工有序工作,為前來做禮拜的各族穆斯林群眾服務。
齋月里,每天除了五場禮拜,白大寺每天晚上還要為不回家開齋的數百名穆斯林群眾準備齋飯,除了寺里的工作人員,還有附近的穆斯林群眾義務來幫忙,做齋飯的一部分米面油菜也是穆斯林群眾送來的,充分體現了民族團結、宗教和睦。
簡可和薩迪還遇到了62歲的祖熱木·阿布都熱依木老人,退休在家的她進入齋月后,每天除了凌晨5點之后不再進食喝水,到晚上10點20分才又可以吃飯之外,生活幾乎沒有變化。
老人有四個女兒,三個女兒已經出嫁,她們都選擇了封齋,小女兒在新疆人民醫院負責翻譯,主要為南疆來的病人和醫生之間溝通病情和醫囑方面的工作。
在她的家中,并非所有成員都須封齋,祖熱木·阿布都熱依木說,小女兒工作的醫院病人比較多,一天下來,說得口干舌燥。看到女兒很辛苦的樣子,她就勸導小女兒不用封齋。
祖熱木·阿布都熱依木說,她尊重女兒們的選擇,封齋不封齋,是她們的自由。周邊的鄰居也非常理解他們,就算她封齋,白天大家還是和以往一樣聊天。
祖熱木·阿布都熱依木還說,在齋月里免費給其他穆斯林群眾或者生病的、離家出遠門的過客提供食物,是教義中倡導的,所以大家在齋月中都比平時更愿意幫助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她的弟媳婦是漢族,嫁給她弟弟后生下兩個孩子,弟弟去世后家境比較貧困,所以她經常接濟弟媳婦家里。
薩迪說,他離開土耳其時間比較久了,很想念齋月的氣氛,正好在烏魯木齊感受一下,“和我的國家一模一樣,在家里開齋、吃飯、聊天,清真寺的活動也和我們土耳其一樣?!?
簡可表示在新疆看到各族穆斯林群眾都能正常進行宗教活動,感到開心,“在新疆的日子讓我想起我的國家?!彼M茉邶S月期間體驗更多當地人的生活,將邊走邊看,記錄下他眼中的新疆穆斯林信眾們的齋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