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6日上午,人民出版社在北京華僑大廈舉辦了《回族史詩》新書發布會,國家民族、文化、宗教等領域的相關領導及專家學者與各界嘉賓約60人出席了會議。
《回族史詩》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藝術作品。它以史料為依據,以浪漫神韻的手法將回族的形成、演進、社會、經濟、科技、教育、民俗風情等藝術地再現。全書二十九卷一百一十三章,以歷史編年順序,追溯了歷代不同時期對國家和民族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回族人物、重大歷史事件,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各民族相互了解,和諧共進,推動文明與進步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國家民委專職委員管培俊在講話中對這部作品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廣袤疆域,共同發展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締造了我們這個偉大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回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一員,回族同胞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華民族每一個歷史關頭,回族都與各民族兄弟姐妹團結一心,抵御外辱,用生命和鮮血書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他對書中記載的回族兒女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做出的巨大貢獻與愛國精神表示高度的贊揚和致意。
管培俊委員在講話中特別提到該書濃墨重彩的絲綢之路情緣。當下"一帶一路"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無論從唐宋時期陸路或海上絲綢之路的多國多邊交往,還是元明時期的回族形成與壯大,都是我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真實寫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是維護世界和平,是絲路沿線各國合作發展進步的共同祈愿。在這個歷史節點,《回族史詩》的問世,給這部作品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賦予了新的涵義、新的使命,它必將對開展與絲路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提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產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表示,《回族史詩》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藝術作品,它以史料為依據,在世界史和中國史大環境中,以敘事詩歌形式剖析中國回族的形成、發展、興旺歷程;回族人民和他的優秀兒女對中華祖國貫穿了始終的愛國熱情并作出的重大貢獻。
會上,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白燁,中央電視臺副臺長、中央新影集團總裁高峰等專家學者也對《回族史詩》所體現的歷史價值、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做了闡述和解析。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化學者李佩倫先生在發言中說,《回族史詩》是作者對回族文化史的鳥瞰,是一部詩化回族史,它以情為經,以理為緯,是回族長久以來崇高的審美期待。
會議最后,中央新影集團與人民出版社及作者工作室簽署了“夢回絲路”大型系列紀錄片拍攝及圖書畫冊出版三方框架協議。

回族史詩簡介
這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藝術作品。它以傳記體長詩的形式追述了唐、宋、元、明、清至近現代不同時期,對國家和民族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回族人物與歷史事件。全書二十九卷一百一十三章,以歷史編年順序編目。作品幾乎涉獵了回族形成發展中,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宗教、藝術、民俗等諸多方面可以沿襲相傳的系統知識及生活方式。該作品在領悟前人史學的基礎上,在概括表述歷史,在藝術技巧的表達方面,都做了不少新的探索與嘗試。
作者 海澈?郭
定價 180元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3月第一版
裝幀 精裝
開本 700毫米x1000毫米
目錄
《回族史詩》 目錄
所有章節已申請版權保護
(二十九卷一百一十三章)
第一卷
夢沁長安———————————(族源 史說 古絲路)
流花橋遺風——————————(唐古墓 嶺南古今)
你是燈塔———————————(廣州·蕃坊·光塔寺)
靈山圣墓之夜光————————(泉州唐代 跨時空記憶)
第二卷
三彩陶俑駱駝客—————————(阿拉伯波斯人畫卷)
詩賦詞韻盡華章—————————(五代女詩人李舜弦、其兄李珣)
蘇來曼沒有走遠—————————(唐時游中國之阿拉伯人)
第三卷
“巴巴窯”懷古—————————(宋代揚州圣裔普哈丁墓)
“米點山水”寓江南———————(宋代回族先民書畫家米芾)
晨曦的禮贊———————————(大分散·小集中格局的形成)
第四卷
你,流不盡的班朱尼河——————(成吉思汗的回族盟友)
伊本·白圖泰的寓言———————(摩洛哥旅行家記回族)
異鄉的思戀———————————(元朝回族戶籍始)
第五卷
你是誰,這么美——————————(回民族組成·成分)
阿難答的晨禮——————————(安西王信伊教·蒙回一支)
月系泉州灣——————————(元代杰出人物蒲壽庚家族、蒲壽宸)
第六卷
土木琉璃筑京城—————————(北京宮城建筑師也黑迭兒丁)
滇池為誰哀鳴——————————(元朝杰出政治家賽典赤)
天地之說————————————(札馬魯丁·元一統制)
第七卷
讓生命鮮活———————————(元代宮廷回回藥方)
晴雨依舊在春山—————————(元代書畫家·高克恭)
雁門情思————————————(元代詩人·薩都剌)
第八卷
讓歷史銘刻———————————(朱元璋的回族大臣)
藍色海洋永遠的旗幟———————(鄭和下西洋創世之舉)
掬捧黃土就是家—————————(文萊國王葬華·南京回墓)
第九卷
尊貴的回青瓷——————————(云南回族創名瓷器)
行吟人世間———————————(明初詩人丁鶴年)
對面走來海青天—————————(明代清官海瑞)
葉落無根————————————(山東德州蘇祿王后裔回民)
第十卷
五朝將相千史名—————————(明朝政治家馬文升)
他鄉有故人———————————(云南回商·華僑貿易)
他,長眠于此——————————(杰出思想家李贄·北京通州)
伊斯發罕再現——————————(明末常志美波斯語法)
第十一卷
清風,可以觸摸—————————(清代著名學者王岱輿)
墨筆遐思————————————(清代著名詩畫家改琦)
騰沖,有個“三盛號”——————(云南回族外貿商家)
他家住在阿拉善—————————(內蒙古回族、阿拉善)
天穆村的讀書聲—————————(天津咸豐年王德輿辦學)
第十二卷
智者如虹————————————(清代杰出學者劉智)
回訪文字獄———————————(譯著御覽·獲釋)
玉溪,錫銅在閃光————————(清朝云南回族礦業)
“巴巴巷”老地方————————(江蘇鎮江伊斯蘭名城)
第十三卷
禁煙先驅伍長華—————————(與林則徐共禁煙)
夏夜,那一把火—————————(新疆塔城燒俄貿易圈)
喜馬拉雅記得他—————————(清駐藏文官)
從汨羅江到伏爾加河———————(白彥虎征戰·東干人懷鄉)
第十四卷
大理杜鵑最是紅—————————(杜文秀云南回民起義)
海浪在追憶———————————(海軍將領薩鎮冰)
虎門漣漪————————————(馬辰與林則徐禁煙)
振威喋血正陽門—————————(抗聯軍·英雄馬福祿)
第十五卷
白馬將軍永不逝—————————(愛國名將左寶貴)
海河,那天垂淚—————————(天津大古炮臺沙春元)
舟山島放歌———————————(定海衛國將領鄭國鴻)
壯士之義舉——————————(丁國棟、蘇四十三起義)
第十六卷
和平使者————————————(清末外交官楊儒)
草澤報國說———————————(兵器科學家丁拱辰)
國殤村俗————————————————(回村國難救皇權)
黎明之前武昌夜—————————(武昌起義回族勇士)
第十七卷
史冊當記《醒回篇》———————(留日學者斗爭史)
兩世交響曲———————————(學者教育家王寬)
經貿驕子有其人—————————(上世紀早期回族經貿)
君當圖報國———————————(山西志士馬君圖)
第十八卷
陣亡,為世界和平之夢想——————(參加一戰回族軍官馬毓寶)
臨洮,一九一七—————————(護法運動·四川蔡大愚)
崢崢風骨才子情—————————(北京民初醫·報人丁氏兄弟)
生命的苦難花朵—————————(實業家·湖北省副省長)
第十九卷
武雄天下————————————(民初武術家王子平)
翼,在云間靈動—————————(教育家馬鄰翼)
為誰書寫————————————(文學家、翻譯家馬宗融)
火光中的吶喊——————————(南洋訪問團馬天英)
第二十卷
勇士之輝照———————————(教育家·學者達甫生)
中華英烈回族魂—————————(五四領袖·北平黨書記馬駿)
女界,因她們而榮耀———————(五四運動郭隆珍·劉清揚)
輝煌與歲月如金————————————(回族名醫白敬宇世家)
第二十一卷
六盤山的傳說——————————(寧夏回族、毛澤東與單家集)
黃浦江的回聲——————————(近現代上海回族精英)
再望“中山艦”—————————(抗戰海軍薩師俊)
此行,成為永恒—————————(回族朝覲最艱難之行)
第二十二卷
在太行山上———————————(詞作者·革命黨人桂濤聲)
鐫碑“成達”—————————— (早期回族師范學校)
雁北冬日雪———————————(山西殉國志士金方昌)
有一個地方叫沙甸————————(云南回族、傣回、藏回)
古玩珍寶六韻——————————(回族珠寶業)
第二十三卷
孤島,有一面綠旗————————(上海抗戰回刊)
領袖致挽悼本齋—————————(民族英雄馬本齋)
知識明燈可鑒——————————(學者王靜齋、哈德成、陳克禮)
新婚永別卻為國—————————(泉州抗日烈士郭志雄)
第二十四卷
祈禱與利劍———————————(虎嵩山抗日禱文·教育)
迎春花開特別遲—————————(抗日安德馨、渤海支隊劉震寰)
將士有功————————————(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等)
揚帆,為百萬雄師————————(安徽回民力助解放軍渡江)
人們銘記他的名字————————(毛澤東簽發的任命書、馬良駿)
第二十五卷
香港仲夏夜——————————(香港回族新舊史)
臨潭山間———————————(西道堂發展與抗日貢獻)
以歌以文,以真誠———————(天津三杰、木斧、沙蕾、王孟揚等)
河湟炫古今——————————(青海回民、化隆藏回)
第二十六卷
他領讀《一千零一夜》——————(學者、翻譯家納訓)
菱塘新景————————————(揚州高郵回鄉今昔)
為法理與公正而戰————————(法學家韓幽桐、端木正)
在圣音中徒步——————————(山西長治回民今昔)
第二十七卷
艾資哈爾暢想——————————(學者·北大教授馬堅)
托茂灣的齋月——————————(托茂回族分支)
在發現中完美——————————(諸位院士科學家)
藝術,為人民謳歌———————(文藝界王蘋、馬三立、李默然等)
第二十八卷
與歷史同行——————————(中國歷史學家白壽彝 楊志玖)
公仆其人———————————(革命者劉格平、楊靜仁、穆青)
國粹名伶京韻—————————(京劇藝術家馬連良、侯喜瑞等)
桑坡歌謠———————————( 實業家魏子青、回族皮毛業)
第二十九卷
中國—納忠—阿拉伯———————(中阿文化學者納忠)
珊瑚石的祈禱——————————(海南三亞回族紀實)
他,指揮自己的生命交響—————(追敘著名指揮家李德倫)
今天,世界是透明的———————(與時俱進的回民族·····)
各方對《回族史詩》的評介
本書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藝術作品,它以史料為依據,以浪漫神韻的詩歌表現手法將回族的形成、演進、社會、經濟、教育、科技、藝術、民俗風情等藝術地再現。全書二十九卷一百一十三章,以歷史編年順序追溯了歷代不同時期對國家和民族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回族人物、重大事件,對提倡愛國主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各民族相互了解,和諧共進,推動人類進步與文明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 人民出版社
這部史詩有非常突出的獨創意義,是一部難得的可填補我國文學寶庫回族史詩這一空白的重要作品。其蘊含的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豐富思想情感,即折射了作者對歷史和現實民族問題的清醒認識,也充分體現了作品對促進民族平等和維護民族團結的文化和政治自覺。
——國家民委審讀意見
這部作品以史詩的形式,敘述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歌頌了在這一歷史進程中涌現出的杰出人物和歷史事件,內容很好,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中國伊協審讀意見
這是一位回族學人耗十年心血而就的一部民族題材原創作品。作者在其學識心得與思辨體驗中將民族歷史與現代交叉相融。作品幾乎涉獵了多方面可以沿襲相傳的系統知識及精神特質與生活方式。這是一部藝術地再現回民族重要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創新之作。
——中國回族學會推薦函
諸位學者對《回族史詩》的評介
回族先民,上起胡客蕃商,源溯唐宋,遠逾千年,精英輩出,奉獻輝煌。詩人新著,鉤沉眾多人物事件,采精集粹,擇優舉要;其手法,靈活微妙,其立足點居高臨下,褒貶適宜,分寸得體;在世界史和中國史大環境中,剖析回族形成、發展、興旺歷程,尤其是其優秀兒女對中華祖國貫穿始終的愛國熱情與重大貢獻,將使廣大讀者在吟誦賞析、瀏覽品味中,對回族概貌輪廓清晰,有如管窺全豹。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穆斯林學者 林松
這是第一部回族史詩,是一部詩化回族史。這部詩作,是對回族文化史的鳥瞰,可貴之處在于第一次以史詩形式表現出來。回族文化不昌,這部詩作填補了這一空白。這部以情為經,以理為緯構建的詠史詩,擴展為回族史詩,是回族長久以來崇高的審美期待。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戲劇評論家、作家李佩倫
這是一部將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民族題材獨創性藝術作品,這是全面概括回回民族歷史的第一部文藝性作品,它不僅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作者本著尊重歷史、振興民族精神的美好愿望,積數年之心血,終于完成了這樣一部回回民族的文學巨著,可喜可賀。
—— 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馮今源
作者簡介
海澈·郭,回族。曾任教師,雜志報紙記者、編輯。
作品始于1973年起見諸報端,《民間文學》、《民族作家》、《西部文學》、《新疆青年》、臺灣《皇冠》雜志及國內諸家報刊雜志發表眾多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等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并多次參加文學研討、電影創作學術會等。
1984年,《回族民間故事》一書收錄的7篇民間故事,被新疆大學編進民間文學課教材。
1991年撰寫的電視紀錄片《在那遙遠的地方》獲央視星光杯獎并多次展播。
1993年撰寫拍攝的反映武警邊防部隊的電視紀錄片《好大的風》獲國家廣電部優秀紀錄片獎,多次在央視展播并被北京廣播學院(現傳媒大學)引作教材。
九十年代中期任新疆電視臺欄目總編、編導、藝術總監。
2002年新疆攝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抒情詩集《塵埃·女神》,由中國著名演播藝術家張家聲先生錄播了其中13首。詩作配樂廣播節目獲國家廣電部獎、自治區獎。
2004年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了長篇紀實文學集《三毛,你為什么失約》,錄制的廣播節目獲國家廣電部二等獎自治區一等獎。
2004年被聘任香港文匯報《新疆旅游》專版主編、高級記者。
2008年任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國學院副院長,派往香港辦學。后辭職專事創作。
2010年6月應伊朗駐華使館邀請,作為作家代表前往德黑蘭出席由30多個國家參會的首屆國際穆斯林出版會議,并做了題為《伊斯蘭世界圖書的思想與藝術》的大會發言。
近年為自由撰稿人,重點撰寫民族歷史及相關文學著作。
梅子曾系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會員 新疆出版與旅游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
作家協會新疆分會會員,民間文學研究會新疆分會會員
要義闡述
歷史節點:
民族起源、生成、發展,與絲綢之路無法割舍的淵源。
選材要件:
民族人物、事件的歷史意義,其開拓性及在全國、世界范圍內產生的重要影響。
時效關聯:
百科全書似的篩選、歸類、擇優;視野開闊,以率真開放姿態與世界對話。已產生廣泛影響。
創作特點:
1)精煉概括與細節入微描寫交相襯托,使作品主題鮮明。
2)以歷史史料為依據,深入淺出,引讀者臨界,使學術價值、藝術價值自然融合,流暢清新。
3)根據內容,在詩的風格上和體裁上做了新的嘗試。有古體韻詩之律,有長短句之風,
盡新詩白話的流暢,有朦朧詩的意境,使直白的歷史敘述溫婉親切,
也寬泛地給予讀者更多賞閱的選擇。
4)敘事或簡捷,或詳說,思辯論點在此過程中隨勢生成,使思維圖景可閱可見,更易分享。
5)創作技巧的靈動多變,應對古今中外浩繁史料,催生出劇情類詩篇,如《國殤村俗》《從汨羅江到伏爾加河》等;歌劇類詩篇《白馬將軍永不逝》;交響樂類詩篇《他指揮自己的生命交響》等多篇具有獨創性的史詩章節。
作品衍生項目
《回族史詩》中英文版、阿拉伯文版
五集紀錄片《火光中的吶喊》
影視劇改編題材《國殤村俗》《振威喋血正陽門》等數十篇
大型系列紀錄片《夢回絲路》
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絲路之光》
交響詩音樂會《華夏回聲》
史詩情景劇《在東方》
動漫、游戲(史詩故事、人物、事件改編)等開發、制作、傳播
絲綢之路及伊斯蘭文化深度旅游項目開發等
馮今源
這是一部回回民族的偉大頌歌。回回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如果從元末明初民族形成算起,回族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而如果從其先民在唐初入華算起,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回族人民與漢族及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在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邊疆穩固、社會和諧等各個方面,為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可以說,整個回回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絢麗多彩的愛國主義的偉大史詩和雄偉畫卷。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里,已經有一批相關的回族研究的學術成果,值得充分肯定;但是,一般來講,那些學術著作書卷氣太濃,嚴肅有余,生動活潑不足,讀者面比較窄。采用史詩的形式,全面系統地敘述回回民族歷史發展進程及重要人物與事件的藝術作品,迄今未見。這是令人遺憾的。如今,作者本著尊重歷史、振興民族精神的美好愿望,積十余年之心血,用雙腳踏遍全國幾十個省市區、村鎮鄉,尋訪民間,訪談學者,廣泛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口碑傳說,實事求是地進行調研,終于完成了這樣一部合國法、遵正道、接地氣的回回民族文學巨著,為回回先賢作傳,為回族群眾謳歌,為回回民族正名、吶喊、加油、鼓勁,著實令我激動、令我敬佩,可喜可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