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玉石
艾提尕爾清真寺坐落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它不僅是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艾提尕爾清真寺,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占地總面積為1.68萬平方米,分為“正殿”、“外殿”、“教經堂”、“院落”、“拱拜孜”、“宣禮塔”、“大門”等七部分。
清真寺大門用黃磚砌筑,白石膏勾縫,看上去線條清晰,非常醒目。正門高12.6米,兩側的塔高近18米,大門高4.7米,寬4.3米。門前有一個扇形13級臺階,走上臺階便是門廳,銅包的兩扇木門,高大雄偉。進了大門就是巨大的圓頂拱拜孜,拱拜孜下面是多邊形過庭,兩邊有兩條通道通向庭院,兩條通道之間夾著一個雕花窗戶。拱拜孜高16米,直徑10米。從過庭北側的通道走出,是一條寬4.38米,長近80米的小路,水磨石路面。路兩側種有樹木,路的北側有一大一小兩個水池。大水池東西長42米,南北寬17米,呈不規則長方形,小水池在大水池西側,中間隔有一條水磨石小路,東西長17米,南北寬16米,近正方形。水池四周也種有樹木,大水池四周用水泥做岸,還有護欄。
院子南北兩側是教經堂,共有房屋24間,其中南部11間,北部13間。在教經堂房屋之間,還有南北兩個側門,也是平時供人們出入之用的。院落的后面有一排木柵欄,柵欄東側,東西走向人行道的南北兩側,有兩個宣禮塔。塔高6.5米,塔底為長3米,寬2.2米。柵欄全長115米,共有5個木門通向正殿,木柵欄高2.9米,立柱(磚砌)高3.1米,中門高4.1米,兩側立柱高5.2米。從柵欄的五個門進入禮拜殿,有五個臺階可以上到禮拜殿,禮拜殿分為正殿和外殿,長140米,寬16米,加上向西突出的前廊部分,禮拜殿共2600平米,從中間的八級臺階可直上正殿的前廊。正殿長36.5米,寬10.5米,高8.1米。正殿東墻兩側各有一個雙扇大門,供人們出入,正中有一個寬1.8米,高近4米的米合拉普(墻壁上圓拱形圖案)
其中兩側各有兩扇窗戶。正殿西墻也有一個米合拉普,高4.3米,寬3.1米。在這里放有大毛拉講經的坐臺.米合拉普北側有五個壁龕,南側有四個。正殿的南墻和北墻各有兩扇門和一扇窗戶,正殿內共有18根支柱,正殿的南北兩側是外殿,北側外殿西墻有壁龕14個,北墻四個。南側外殿西墻有壁龕11個,南墻有四個,在7和8的中間,有一扇雙開門是清真寺的后門,門內是小院,院內西墻還有一個門,通向外面,后門一般是用來運送尸體的,而且只在周五“居瑪日”時才使用。北側外殿有彩色藻井五個。長3.6米,寬3.2米,南側有四個。正殿前廊藻井有一個,長6.6米,寬5.5米。外殿有立柱122根。柱底、柱身刻畫。柱底尺寸基本上是35至40厘米。正殿前廊柱高5.4米左右,兩側柱高基本是5.1米左右。
2001年06月25日,艾提尕爾清真寺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艾提尕爾清真寺已經成為全新疆穆斯林聚禮處,每天到這里禮拜的人達到2-3千人,星期五主麻日下午男穆斯林的禮拜人數達到6-7千人。古爾邦節時,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來禮拜,通宵達旦地狂歡。艾提尕大清真寺不僅是新疆地區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古代還是傳播伊斯蘭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重要學府,天山南北以致中亞地區許多教階較高的伊斯蘭教神職人員和學者都從這里畢業,其他還有更多的有影響的詩人、文學家、史學家和翻譯家早年也在此受過嚴格的學業培訓。建國后,寺內一些德高望重的愛國守法宗教人士,還被各界人士推舉為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同時又埋頭著書立說,為新疆的歷史與宗教研究貢獻力量。
維吾爾族裝修風格的餐飲廣場。
喀什的小巴郎子暑假期間在艾提尕爾清真寺門前售賣無花果。
在艾提尕爾廣場玩耍的維吾爾族小巴郎。
新疆酷熱的天氣依然阻擋不了前來參觀的游客。
清真寺門前的廣場上白色的和平鴿成雙成對的在炎炎夏日里覓食。
外地人很少有人知道的一種冰水,維吾爾人叫做“薩瀼多克”的天然冷飲。
薩瀼多克的老??停夏棠谈嬖V我,一碗五塊錢,健身又解暑,是夏天維吾爾人最好的天然飲品。
帶著孩子來喝一碗,清爽冰涼,解渴消暑。
這位維族大姐對著鏡頭有點害羞,女兒卻活潑開朗,甜甜的微笑讓我感受到了新疆的熱情,猶如這酷熱的夏日。
新疆維吾爾人自制的純天然冰激凌,不添加任何食用甜味劑,也是新疆人最青睞的一種冷飲。
制作冰激凌的維吾爾族師傅。
制作冰激凌的銅器。
艾提尕爾廣場一側的維吾爾族大酒店。
趕巴扎的維吾爾族少女。
喀什環疆大十字一角。
伊斯蘭風格的建筑物。
這里是喀什維吾爾族人生活、購物、消遣的集中地。
喀什一偶。
艾提尕爾清真寺旅游小貼士:
婦女在未經過同意,不得進入清真寺;游客進寺時要脫鞋。如果想拍攝穆斯林禮拜的場面,一定要事先征得寺內阿訇(主持)的同意,而且不能站在朝拜人群的前方和側面拍攝;最好在清晨七點之前趕到艾提尕爾廣場,到廣場右側的商場樓頂上去選點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