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時間:2010-03-24 點擊:點擊:
“西域第一抓,聞香快下馬”。21日中午,在淅瀝的秋雨中,行色匆匆的“網上寧夏行”采訪團來到銀川南關清真寺北側享有“華夏第一抓”美譽的老毛手抓美食樓,親身感受了一回極具特色的回族飲食文化。
據老毛手抓羊肉的第四代傳人、現任美食樓總經理努哈·毛強介紹,“老毛手抓,味震天下”靠的是三大特色:鮮、嫩、香。油而不膩、香醇可口、不膻不腥。在選羊、煮肉、切肉方面老毛手抓羊肉都非常講究,羊只選寧夏灘羊中的綿羯羊(被騸過的小公羊),而且只選一歲左右、體重20多斤的綿羯羊。由于做工精細、味道獨特,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毛強”商標也被評為寧夏著名商標。
老毛手抓羊肉不僅有吃頭,更有看頭、有品頭。
走進這家百年老店,你會發現這里處處洋溢著濃濃的回族文化氣息。每個餐桌上都擺有一個立牌,上面印有穆斯林文化的小常識;走廊兩邊的墻上,懸掛著著名阿文書法家、藝術家們精美的書法作品和攝影作品,以及政要名人、外國朋友做客“老毛手抓”的老照片,一幅幅作品敘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展示了這家百年老店的創業、發展史……更令人佩服的是,這里的服務員竟會用英語、阿語、日語三種語言同賓客交談。
老毛手抓羊肉美食樓是寧夏上網最早的餐飲店,同時申請了網絡實名,只要輸入“老毛手抓”四個字,便可悉數查詢老毛手抓美食樓的所有特色美味。
老毛手抓羊肉創始于1915年。1988年重新開張以來,先后接待了國內30多個省市和43個國家的游客數百萬人。老毛手抓羊肉店已成為銀川的一個旅游觀光景點,成為展示寧夏和中國穆斯林清真文化的一個“窗口”。穆斯林國家的游客來到寧夏,一下飛機就會直奔這里。
總經理努哈·毛強當過兵、做過教師,退役后在影院擔任領導工作。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激發了他創業的豪情。1993年他毅然辭去公職,繼承父業。經過8年的努力,當年小小的羊肉攤發展成為今天擁有吳忠市、銀川市兩處分店的著名餐飲企業。
“做生意首先要學會做人。” 努哈·毛強說,“我的財富來自于社會,也理應回報給社會和人民。”多年來,他先后為災區、希望工程、烈士陵園、孤寡老人、下崗職工、殘疾人等捐資幾十萬元。今年9月,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將在寧夏舉辦,為了響應“辦好大運會,建設大銀川”的號召,他捐助20多萬元,成為向運動會捐資的第一位回族私營企業家。他說,“民族運動會在寧夏舉行,是幾百萬回族人民的大喜事,能夠為民族交流、宣傳寧夏貢獻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光榮。”
致力于公益事業的毛強不久前被評為全國百名公益之星,今年9月6日他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當得知采訪團的記者都是來自北京的重要網絡媒體時,毛強先生誠懇地說,北京是他最向往的地方,他一定要把回族的美食和回族藝術帶到北京去。興致所致,毛強手搭耳邊,為大家演唱了動聽的回族花兒。
“老毛手抓羊肉”雖然盛名遠播、好吃者眾,全國各地、甚至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紛紛邀請毛強前往開設分店,“老毛手抓羊肉”目前仍然沒有走出寧夏。其中最主要的困難是運輸、資金和人員的培訓問題。由于冷凍會損壞“老毛手抓羊肉”的品質和口味,目前只能使用飛機空運。
如何讓“天下第一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世界知名的民族餐飲品牌,“老毛手抓羊肉”正在進行著艱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