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回族在線 時間:2010-08-18 點擊:點擊:
1964年,群眾在桂順齋糕點加工廠(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前身)門市部選購糕點時的場景
1965年,桂順齋糕點加工廠(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前身)職工們在趕制糕點。(劉毅提供)
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是怎樣謀求發展的呢?
張鴻堯:競爭對老字號發展是一種激勵和鞭策。隨著民營糕點食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糕點市場出現了多元競爭的格局,這也曾使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一度陷入低谷,走到資不抵債的危險邊緣。
關鍵時刻,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及時調整了領導班子,從改良傳統配方、不斷增加糕點食品的花樣品種入手調整產品結構,變被動為主動,參與市場競爭。在進行了充分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廠領導班子創新舉措,投入資金引進了薩其馬生產線,與阿爾發公司合作生產無糖薩其馬,產品投入市場后獲得了消費者青睞,開創了以項目投資帶動生產銷售的全新格局,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搏得了一席之地。
問:您認為桂順齋糕點食品二廠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張鴻堯:首先是領導班子求真務實,誠信經營,繼承了“老買賣人”的經營風格。第二是嚴把產品質量關。使用的原料求真、求好、求特色、求健康。如新疆的葡萄干、承德的紅果、山東樂陵的小棗、天津利達的面粉等;對原料實行嚴格檢測、延續了人工篩選的方式,本著“精挑細選,寧缺毋濫”的原則,確保產品質量。第三是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創新。“桂順齋”有很多百姓喜愛的津味傳統糕點,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他們組織技術力量,以傳統糕點為基礎,借鑒國內外新原料、新工藝,做到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