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清真網(wǎng) 時間:2011-07-13 點擊:點擊:
炒疙瘩
這次講講北京?的炒疙瘩。電視劇《我愛我家》里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本來宋丹丹神情沮喪,可在聽了娘家中午吃炒疙瘩以后,馬上就有了精神,連早飯都顧不上吃就沖了出去。每次看到這里我都由衷的爆笑,因為北京人對炒疙瘩確實有著瘋狂的喜愛。我有個朋友就是為了吃到正宗的炒疙瘩,而差不多吃遍了半個北京城。 相傳,炒疙瘩是在民國初年,由一個叫廣福館的普通清真面館最先創(chuàng)制的,由于其口感獨特、物美價廉,一經(jīng)推出就大受普通百姓的歡迎,再經(jīng)過廣福館對配料和制作技藝的不斷改進,炒疙瘩終于成為京城的一道名吃。廣福館從此名聲大振,因其老板是位姓穆的大嫂,又地處五個街道的路口,如同一個寨子,就又被人們戲稱為“穆家寨”,而“穆家寨”這個名字伴隨著炒疙瘩一直流傳了幾十年。 炒疙瘩是標準的平民食品,做法并不難。第一步是做面疙瘩,首先把面粉用水和好,要和的硬一點兒,再將面切成黃豆粗的長條,并用手揪成黃豆大小的小塊即疙瘩。把揪好的疙瘩下沸水煮,開鍋點一次水后撈出,接著放入涼水中泡3至4分鐘,為的是使疙瘩不粘、筋道。第二步就是炒了,炒疙瘩的輔料很隨意,比如時令蔬菜、青豆、牛羊肉甚至蝦仁海鮮等等,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可以自由搭配。炒的時候,最好先把疙瘩用笊籬在5成溫的油鍋里焯一下, 然后撈出濾油。接著,換鍋倒入香油煸炒配菜,半分鐘后,加入熟疙瘩以及醬油、鹽等調(diào)料,繼續(xù)翻炒,當湯汁都收入疙瘩,這道炒疙瘩就做好了。 炒疙瘩味道濃郁,越吃越有嚼頭,越吃越有回味,而且做法簡單,經(jīng)濟實惠,大家趕緊自己動手試試吧。